近年來,宣漢縣委、縣政府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全力推進中藥材發展進程,為山區人民增收致富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縣政府出臺了《宣漢縣加快中藥材發展的實施意見》,縣林業局組織科技人員根據氣候、土壤、光照等特點,合理布局,實地規劃為3個中藥材產業基地片區和8個中藥材產業基地核心示范區。新建中藥材產業基地12萬畝,改造提升原有中藥材基地28萬畝,到2017年底前全縣發展的特色中藥材品種20個,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以樊噲、南壩、新華片區為建設重點,帶動其它鄉鎮發展中藥材助農增收。
龍頭引領輻射推動。按照“政府引導、業主主導、農民參與、效益分紅”的原則,認真探索林藥、菌藥、果藥、糧藥結合種植模式,加大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鼓勵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實施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生產經營,為加快植基地建設起著了示范作用,推動了全縣中藥材發展步伐。建成了龍泉鄉中藥材種植基地示范鄉,種植厚樸、黃連、木香等中藥材3.7萬畝,年產值5025萬元,其中生產木香1300萬噸,約占全國年產量10%。該鄉羅盤村建成以木香為主的中藥材示范基地1萬畝,黃連村建成以黃連為主的中藥材示范基地1萬畝,大坪村建成以木瓜為主的中藥材示范基地1萬畝。三墩鄉大窩村建成以厚樸為主的中藥材示范基地0.5萬畝。
加大投入助推發展。縣政府整合涉農項目資金1.5億元,為新建中藥材種植基地500畝以上的業主給予種苗補助,對龍頭企業中藥材生產、加工實行以獎代補。加強了中藥材種植基地的電力、公路、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中藥材產業基地的生產條件。林業局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每年舉行一至二期中藥材種植技術人員培訓班,加大了新品種、新物資、新機具的推廣使用,提高了中藥材產量和質量。
優化服務建設網絡。大力推行“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組織形式,發揮龍頭“內聯農戶、外接企業、廣聯市場”的紐帶作用,為種植戶提供政策咨詢、市場行情等方面的服務。實施訂單生產,化解市場風險,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發揮企業在營銷、信息、人才方面的優勢,為農戶提供市場信息服務;加強網點建設。龍森中藥材公司、山歸元專業合作社在西安、重慶、成都設立了銷售網點。
加強配合助農增收。縣政府明確了由林業局為中藥材生產的牽頭單位,縣級相關部門加強了項目、資金、技術的協調配合,為推進中藥材產業的發展起著了積極的作用。全縣已發展中藥材37.5萬畝,示范鄉4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18個,專業村12個,年生產中藥材1.8萬噸,產值3.1億元,種植區人均增加收入1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