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彭山區謝家鎮看到,該鎮今年種植的12500畝中藥材澤瀉黃遍了田野,且長勢喜人,部分農戶已開始采收,又是一個豐產年。
謝家鎮是彭山區典型的農業鄉鎮,地勢平坦開闊,土質肥沃,全鎮耕地面積3萬畝,澤瀉種植面積就占了將近一半。該鎮種植澤瀉從90年代開始,2000年后逐漸形成種植規模,在川內有較高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名聲,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曾經拍攝過川澤瀉種植規模專題片。
澤瀉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其主要功效是性寒味甘、利尿、泄熱、泄瀉、淋蟲帶下、痰飲等癥狀,藥用價值較高,“六味黃丸”的主要成分就是澤瀉。謝家鎮的澤瀉種植主要分布在該鎮平壩區域的紅石、漢安、吳堰、毛河等村。據采收的農戶介紹,畝產一般1500—1800斤,最好可產2000斤,往年收購價是每斤一元,今年價格還沒出來。謝家有很多澤瀉加工廠,把澤瀉曬干加工成半成品,銷售到安徽亳州藥材基地的價格會更高。
近年來,謝家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澤瀉的種植產業發展,從過去散戶種植逐步引導農戶大面積種植,提供種植技術培訓,讓農戶變成專業化種植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