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區水產養殖基地和天津農學院共同承擔的市級“淡水工廠化養殖技術”試驗、示范項目,經過一整年的努力宣告成功。眼下,近兩萬尾從黑龍江引進的高檔冷水魚——虹鱒,已經長到一斤半以上,具備了上市條件,春節前就能集中上市,豐富市民的菜籃子。
在北辰區后堡村豐沛水產養殖基地,外界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而養殖車間里卻是溫暖如春,池塘里的溫度計顯示,水溫達到了16℃,近兩萬尾虹鱒體態健壯、肥美。養殖技術員魏久紅正在投喂餌料,她說:“咱現在這魚今年可以說是大豐收,現在虹鱒魚一斤半到二斤左右,產量是三萬多斤。”
虹鱒是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高檔冷水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養殖前景廣闊。這種魚在16到18℃的水溫條件下生長最快,而在黑龍江主產區,受氣候限制,每年水溫只有不到六個月時間能維持在這個溫度,生長較緩慢,養殖周期較長。去年年初,豐沛水產養殖基地和天津農學院合作承擔了市級“淡水工廠化養殖技術”試驗、示范項目,在全市率先從中國水產科學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引進了近兩萬尾虹鱒魚苗,試驗工廠化高密度養殖。豐沛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少奎說:“咱們和天津農學院合作,他們做技術支撐,這樣工廠化養殖,用淡水封閉循環水養殖冷水魚填補天津空白,一畝地相當普通養殖池大約60畝地。”
有了天津農學院的技術支撐,豐沛水產養殖基地在車間頂部和四周加裝了保溫隔熱材料,夏季通過水循環凈化系統和冷水機降低水體溫度,冬季通過陽光照射升溫,確保養殖水溫全年維持在適合虹鱒生長的溫度,使魚長得更快,再加上高密度養殖,實現了產量翻倍提升,為本市推廣冷水魚養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技術指導、天津農學院教授陳成勛說:“能夠達到魚最快、最大密度、最安全的生長條件,從產能上講用咱們這種方式應該比東北的養殖方式產能提高60%以上。”
目前,隨著20000尾虹鱒具備上市條件,已經被多家酒店和水產批發商預訂一空,虹鱒現在的市場價格是每斤20塊錢左右,拋去養殖成本后,效益是顯著的。宋少奎說:“是一種高投入高產出的模式,電費加人工加餌料一斤的成本大約十幾塊錢,咱們一斤可以賺到三到五塊錢,幾萬斤魚按照成本核算,今年的收入大約10到15萬。”
據了解,這兩萬尾虹鱒會在春節前的水產銷售旺季集中上市,進入津城酒店和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