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次在高壩洲鎮白洪溪村搞的培訓班一樣,今年宜都市農業部門在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中,始終堅持以農民(學員)為中心,尊重農民(學員)意愿,按照農民(學員)柑桔生產的實際需求,科學制定田間學校培訓內容,讓學員學有所獲。
早在開班之前,宜都市農業局就確定了堅持“五步走”培訓模式,農業部門先后抽調農業技術骨干組成10個新型職業農民需求調研組,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廣泛收集“菜料”近300余條;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與“田秀才”和部分新型職業農民代表對收集的“菜料”研究分析,制作“菜譜”,分門別類編成4大類80余個培訓“菜譜”;開班后由農民“點菜”、專家“下廚”,最終達到人人“學會”的方式,確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效果。
這次白洪溪村柑桔班,參訓的就是柑桔產業帶頭人,課堂中學員現場點了“柑桔病蟲防止”、“樹冠管理”和“柑桔修剪”四個方面涉及十多個小問題的“菜單”,由專家“下廚”:通過相對集中,分組指導,田間操作,重點特派,蹲點服務等多種方式授課,學員的滿意度特別高?! ?/p>
“這次學習,拉近了我們和老師的距離,在輕松的環境中學到了真東西,以后只要有機會,我要搶著參加!”村民裴學明興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