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段時間以來車厘子市場銷售都呈現低迷態勢,但隨著春節“黃金檔期”的臨近,一位智利水果出口商表示近日已經看到了銷售速率的小幅上揚,價格初現反彈跡象。
智利公司Frutisima的總經理何塞·路易斯·馬蒂(Jose Luis Marty)告訴中國水果門戶,盡管今年的價格比去年同期更低,但2014/15年車厘子季的早期空運部分其實十分強勁,市場整體出現放緩出現在海運車厘子陸續抵港后。
“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發生在去年平安夜,當時價格從人民幣100元每盒(5公斤裝一盒)跌到了50元,”馬蒂說。“就是從那天開始,本季的情況開始變得復雜。雖然有高品質的水果,但銷售方面卻沒有太大的動靜。”他指出,圣誕節過后,價差更是進一步變大,有時,品質優異的和品質較差的車厘子之間的價格差異高達10美元(約合人民幣60元)。
“今年的問題是春節是2月19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晚。你可能會認為有更多的時間來賣貨是一件好事,但事實上,即使節前銷售期更長,價格卻一直十分疲軟。”
雖然如此,春節前的三周便進入了傳統的節前銷售旺季。馬蒂表示,在相對冷清的周末過后,周一見證了市場初現回暖跡象。“我們正在越來越接近市場應該開始反彈的時候。希望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價格出現上漲。”
在他看來,春節前中國對水果的消費需求上升,但由于今年約80%的智利車厘子都出口到了中國,因此更多的供應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最大的問題是,增長的消費需求是否足以應付這么大量的產品。”
馬蒂認為,即使價格出現反彈,很可能也只反映在高品質的好果子上,品質較差的車厘子銷售將非常具有挑戰性。“很多人都看到了市場的情況,并把果子存起來等待時機。但由于去年年底發生在智利的降雨,有的果子的條件不佳,市場也不會買賬。”
馬蒂說,雖然近期中國市場上供應著一系列的水果,但車厘子是眼下無可爭議的“水果皇后”。
“排在車厘子后面的就是葡萄,目前市場上有很多來自秘魯的葡萄。但智利車厘子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它自己,因為量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