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從“雞肋”壯大為億元產業

       日期:2015-01-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1    評論:0    
      寒冬臘月,茶油飄香。
     
      大山深處的凌云縣邏樓鎮、加尤鎮、玉洪鄉、下甲鄉和伶站鄉等,每逢街日,壓榨山茶油的香味,從街頭傳到街尾。
     
      “一斤30塊,馬上就拉走。”“茶米也要,8塊錢一斤,現在給錢!”“茶果也行,帶殼兩塊五!”當季,老百姓討論最多的是山茶油的收成,土特產客商以擁有更多的山茶油為炫耀資本,整個凌云縣的節奏仿佛1/3都給了山茶油。
     
      凌云縣油茶產業發展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山茶油產量將達1550噸,產值超1億元。
     
      面對這樣的盛況,有誰會想到,山茶油在凌云也曾是“雞肋”。
     
      凌云縣油茶樹多種植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90年代初基本進入老齡期,加之管理粗放,掛果率普遍不高。老百姓在油茶上看不到希望,紛紛改種其他經濟作物,使油茶樹保有面積持續走低。
     
      是誰在堅持,最終成就了凌云山茶油的今天?
     
      記者多日走訪獲悉,答案是當地政府。
     
      “山茶油是高等食用油,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應該有一個很好的市場前景,我們也深入調研。可是,大部分農民不會想這么遠,等山茶油得價了再發展,估計猴子都過火焰山啦!”縣油茶產業發展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2005年左右,凌云縣決定對油茶進行低產改造,同時引進新品種擴大種植,重振凌云山茶油產業。
     
      可是,老百姓已經不認可山茶油產業,政府主導推進種植談何容易?
     
      首先得從培育示范戶和龍頭企業找突破口。
     
      下甲鄉雙達村的楊國峰看好油茶的前景,打工返鄉發展了幾十畝油茶樹,下甲鄉政府立即上門大力扶持。
     
      2012年底,在當地政府幫助下,以楊國峰為社長的凌云縣下甲鄉雙達農民油茶專業合作社掛牌成立,合作社以家庭為單位,共同管理、經營油茶林,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如今已經發展了近萬畝。
     
      1月22日,記者前往雙達村參觀。楊國峰一路向導,慶幸自己當年的判斷和選擇:“在合作社的牽頭下,這兩年完成了7000畝的低產改造。低改前畝產茶油10公斤左右,低改后畝產增加到20公斤以上,按今年市價每公斤60元算,光油茶低改這項,就能為村民增收400多萬元。”
     
      其間,凌云引進金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震山生物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壯志食品有限公司等山茶油企業,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油茶產業,目前全縣已完成油茶新造林5000畝,油茶低產林改造2萬多畝。
     
      油茶獲得群眾重新認可,政府更是“趁熱打鐵”。
     
      凌云縣按照新建和低產改造并舉的方針,制訂了鼓勵種植油茶林和實施油茶低產林改造的扶持政策,新種油茶林免費提供苗木,實施油茶低產林改造的每畝補助250元。2013年出臺《關于打造“3個十萬畝和2個萬畝”扶持產業的決定》,計劃從2013至2017年在全縣8個鄉鎮實施優質油茶基地建設10萬畝,其中新造林1萬畝、油茶低產林改造9萬畝。
     
      繼凌云白毫茶之后,因為政府的一份擔當,10萬畝油茶基地正在崛起,凌云百姓又多了一條致富好路子。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