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從化楊梅節已有名氣無奈果樹枯萎難控制

       日期:2015-02-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66    評論:0    

      從化良口黃龍帶的楊梅是廣州市唯一連片的楊梅林,也是廣東最大的楊梅林,主分布于聯群村和勝塘村。然而,約從2010年起,當地部分楊梅開始出現葉片發黃、干枯,進而蔓延至整株,最終枯死的現象,且染病范圍日漸擴增,楊梅產量銳減。盡管目前,已有多位廣東專家實地探訪上述病害,但仍未對病原得出確切結論。  

      染病植株最快一月死亡  

      從105國道進入黃龍帶地區,可見到從化區良口鎮“廣州楊梅之鄉”的牌匾。自2005年開始,每到5月,從化區良口鎮都會如期舉辦“楊梅節”,如今已舉辦了九屆。因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良口鎮黃龍帶地區的大部分種植戶都種有楊梅。每到5月采摘期,漫山遍野的萬綠叢中點綴著顆顆紅梅,果香四溢。  

      資料記載,楊梅是浙江省特色主產水果,從化良口黃龍帶的楊梅也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從浙江引種。不過,大約從2010年開始,一種傳播迅速的不明病害,讓從化當地許多楊梅種植戶頭疼不已。據從化區農業局黎副局長介紹,良口鎮楊梅種植面積約7000-8000畝,初步估算目前已有3-4成樹枯萎,“個別果園病害情況更為嚴重。”  

      1月22日,記者在漫步者楊梅園看到,許多楊梅樹已完全枯死,湊近看另一些“正常”樹體,能發現其枝梢頂部的葉片開始發黃,許多砍掉的樹枝被隨意丟棄在路邊。  

      站在高處俯瞰全園,完全枯萎的楊梅樹連成一片,如皺紋一般遍布視野所及山群。而據何欽倫回憶,2010年時,從良口鎮到聯群村的10公里路,兩旁皆是大大小小的楊梅園。收獲期時,前來采摘楊梅和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  

      當地一楊梅種植戶根據經驗向記者描述病害癥狀:一開始,植株局部枝條頂部葉片發黃,隨后(短則幾天,多則數月)脫水變色、干枯落葉,幾個月后蔓延至整條樹枝,幾年內全樹便會枯萎死亡。少部分染病較嚴重的楊梅樹,整株各枝條葉片會同時發紅、干枯,不出一月便會枯萎死亡。在春、夏季,可見病株落葉葉痕處有白色菌絲,一般在10月后消失。染病楊梅樹結果少或不結果,其根部有腐爛。發病最嚴重的時期為夏末秋初。 

      “現在逾七成楊梅樹都枯死了,剩下的那些也是‘半死不活’,去年更是顆粒無收。”從化區呂田鎮香蜜山生態果莊負責人鄧橋養說,2011年種的500畝楊梅,產量400多噸,盈利超過500萬元。但因病害,今年算上人工和農資成本,總共虧損了近2000萬元。目前,他已將枯死的樹連根挖掉,改種其他作物。 

      真菌性病害可能性較大  

      何欽倫介紹,2014年,曾有專家前往聯群村楊梅病害區,取走土壤進行檢測。但截至目前,他還未收到詳細的檢測報告。“有專家說是根腐病,有專家說是鐮刀真菌引起的病害,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鄧橋養說,現在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  

      梅農反映,2014上半年,良口鎮政府曾采取補救措施,給種植戶免費發放少量的楊梅苗進行補種,試圖改善情況。部分種植戶也曾自行買苗補種,不過新種下的楊梅苗很快便會出現葉片發黃、干枯的癥狀,許多還未成熟就已枯死。  

      黎副局長表示,2012年,政府就邀請了來自省內部分科研機構、農林類高校、楊梅合作社等單位的數位專家學者實地探訪,但“現在也沒有下定論,主要還是以預防為主。”近期,當地政府已出具初步補救措施,并傳達到良口鎮各村委、楊梅合作社。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彭埃天是受邀探訪的專家之一。2013年5月下旬,他前往良口鎮聯群村楊梅種植區,對染病樹的枝條、樹葉、根系等樣本進行了取樣及檢測。1月29日,其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初步檢測結果為真菌性病害的可能性較大。”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