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四川三溪:孫澤富和他的“十年”故事

       日期:2015-02-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1    評論:0    

      又是一年橙紅時。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進入金堂三溪鎮,層層疊疊的山坡上滿是青翠的臍橙樹,金黃色的果子綴滿枝頭。  

      三溪鎮金峰村農民孫澤富的100畝果樹卻有些不同:這里栽種的是一種全新品種。而這個品種的大市場,孫澤富瞄準的是十年以后。  

      “十年”,這是孫澤富臍橙種植生涯的特殊“年輪”:前一個十年,他堅守理想,在洶涌的市場浪潮中力挽狂瀾,帶領當地農民走出產業“寒冬”;現在,金堂的臍橙賣得紅火,他卻嗅出了一絲危機的味道,已悄然開始綢繆未來“十年”。  

      2月2日,孫澤富就要奔赴北京,接受農業部授予的首屆“全國十佳農民”稱號。在那里,作為全省唯一的當選者,他將向全國觀眾講述自己的“十年”故事?! ?/p>

      十年起伏 “臍橙第一鄉”遭遇產業寒冬  

      今年42歲的孫澤富是土生土長的三溪人,上世紀90年代初從農校畢業后,他就進入金堂縣農業局果樹站擔任技術員,端上了鄉親們眼中的“鐵飯碗”。  

      但一心想在土地里有所作為的孫澤富卻高興不起來。1998年,借三溪鎮成立三溪臍橙開發公司的契機,孫澤富辭掉了“鐵飯碗”,進入該公司成了一名業務經理,跑臍橙銷售業務。  

      那時的銷售其實根本不用跑。1996年,中國柑桔研究所所長沈兆敏把三溪鎮命名為“中國臍橙第一鄉”,彼時,該鎮常年種植臍橙約2萬畝,年產量達5000萬公斤,產品遠銷華東、華北等消費水平較高的區域,根本不愁銷路。孫澤富回憶:“當時外地人來買臍橙,還得找當地干部‘批條子’。”  

      2000年,三溪臍橙開發公司改制,看準了這個機會,孫澤富把公司承包了下來,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三年后,孫澤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都市三溪農業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誰也沒想到,一場“寒流”悄然襲來。仿佛一夜之間,以前絡繹不絕的外地客商,突然不見了人影。臍橙豐收,大伙兒卻守著黃燦燦的果子發愁?! ?/p>

      原來,金堂臍橙是1936年引入中國的“羅伯遜”品種,上世紀70、80年代在國內大量推廣種植,產量過剩的后果,在2002年露出苗頭;而國內贛南臍橙、雷波臍橙、奉節臍橙等“新軍”相繼崛起,又將金堂臍橙的市場進一步擠壓至西北地區。  

      果子滯銷帶來價格“雪崩”,金堂臍橙從此進入了產業“寒冬”:到2008年左右,臍橙價格已經從近4元/公斤下滑到0.8元/公斤,整個金堂的臍橙種植面積下滑數萬畝。  

      “收復失地” 三溪臍橙重返全國市場  

      如何把堆積如山的果子賣出去,是“寒冬”頭幾年里孫澤富想得最多的問題?! ?/p>

      “打電話給老客戶,人家說今年不來了,其他地方果子更大、品相更好。”孫澤富說,回過頭來看金堂的臍橙,灰撲撲、臟兮兮,品相確實差一檔?! ?/p>

      靈機一動,孫澤富買來了一條生產線,在公司做起了臍橙清洗、打蠟、包裝的業務。“通過專業機器,對臍橙清洗后打上一層蠟,就能保鮮,放上一段時間來個錯峰銷售,就能每斤多賺兩三毛錢。”  

      只是這樣還不夠。“要收復‘失地’,不能坐等客商上門,必須自己走出去。”  

      2003年,孫澤富在當地農民中間組建了一個銷售隊伍,拉著幾卡車臍橙,來到山東淄博。沒想到這次竟然賣出了800多萬斤,幾乎占當年整個三溪鎮10%的產量。  

      有成功,當然也沒少交“學費”。2006年,孫澤富組建的銷售團隊信心滿滿地拉著果子來到山西太原,卻由于對當地市場不了解,虧本而歸。  

      正是這一次次的歷練,讓這些農民逐漸完成了從種果子到賣果子的角色轉換。在孫澤富的帶領下,當地已經形成了130人的臍橙營銷隊伍?! ?/p>

      “曾經丟失的市場已經拿回來了。”孫澤富說,三溪臍橙再一次回到北京、上海、東北、華北等市場?! ?/p>

      求新求變 十年練成柑桔“土專家”  

      市場是“擠”了回去,但要站穩腳跟,還得做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孫澤富一面積極引進培育新品種,一面將目光盯在了當時還未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臍橙留樹保鮮新技術上,“延長留樹期和保鮮期,實現錯峰銷售。”  

      2003年春節后,孫澤富在金峰村三組自己承包的果園里搞起了試驗。但連續兩年,試驗都宣告失敗,最多的一年里造成了30%的果子損失。一些果農更是拿他的試驗當笑話,“老天爺安排的事情你想變就變?還是安分點吧。”  

      不愿放棄的孫澤富一方面尋求地方政府及農業部門的支持,一方面天天泡在果園里琢磨,硬是把自己練成了一個“土專家”。

      2007年,留樹保鮮技術終于在孫澤富的試驗基地“開花結果”:臍橙優質果達到90%以上,每畝臍橙產量2噸,高于其他果農的每畝1.5噸;第二年錯峰上市,賣到3.5元/公斤,高于全國其他地區臍橙品種的售價。

        真金白銀擺在面前,果農們終于相信,新技術是致富的“法寶”。而孫澤富也沒有忘記鄉親。2008年,孫澤富開始推廣留樹保鮮技術。7年來,他參與開展各類農民科技培訓、產業培訓,“學生”達上萬人,造就了一大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民技術骨干。  

      2012年他牽頭成立了金堂縣金溪水果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160多戶,種植面積2370畝,年產值1400多萬元。同時,柑桔留樹保鮮技術還在全省推開,種植面積達10萬余畝。由他引進的新品種、新技術并試驗示范成功的有30余項。金堂果農戶均增收2萬元左右?!?/p>

      孫澤富預測,“不知火”等兩個新品種還能有十年的市場生命力。但他已經開始為下一個十年謀劃,“我已經儲備了10多個品種,正在進行試種試驗。”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