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蘇實現了糧食生產“十一連增”。從6日召開的江蘇省糧食工作會議上獲悉,江蘇去年收購糧食450億斤,最低收購價和收購量均創歷史新高,促進農民增收22億元。今年,該省將以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推廣“網上糧店”、“糧食銀行”等新型業態,創新糧食經濟發展方式。
近日出爐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穩糧增收”,要求努力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江蘇省委“一號文件”也指出,要執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引導優化主要糧食作物保險產品的條款和費率,做好財政對保費的補貼工作,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落實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充實地方糧食儲備,加強糧油質量安全建設,發展現代糧食物流園區,推進糧庫提檔升級和“智慧糧庫”建設。
江蘇省糧食局局長陳杰表示,2015年將以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不斷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糧,全面貫徹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加快轉變糧食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進糧食流通邁上新臺階,為實現“安全糧食、智慧糧食、品牌糧食、法治糧食和廉潔糧食”的“江蘇五糧”目標、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作貢獻。
“以提升糧食收儲現代化水平為重點,增強現代糧食流通能力。”陳杰表示,江蘇將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國有糧食企業購銷總量達到770億斤,其中收購330億斤;今年年底前全省計劃新建糧食倉容24億斤,省級支持糧庫拆舊建新倉容10億斤。
此外,江蘇將以轉變糧食經濟發展方式為關鍵,做長產業鏈、培育大糧商、構筑新平臺,推動糧食產業提質增效;積極推進糧食產業園和物流中心建設,發展糧食循環產業;推動國有企業參與土地流轉,加強與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合作;推進“放心糧油工程”、“主食產業化工程”,推廣“網上糧店”、“糧食銀行”等新型業態,搭建方便市民購糧的“直通車”,構筑服務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