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潤合作社總經理劉波看來,2014年最讓他驕傲的事情,不是建了多少個現代農業大棚,也不是產生了多少效益,更不是企業形成了多少規模,而是幫助了科潤合作社周邊多少戶農民發家致富。
葡農李大爺就是在科潤合作社的幫助下,走上致富之路的。他介紹,“去年天氣情況不好,葡萄的成色比往年差上不少,葡萄賣不動。眼看就要爛在地里了,關鍵時刻,正是科潤合作社幫忙找的銷路,因此去年才賺了數萬元。”
“三年前,由于葡萄園里長草,我就在園里灑了農藥,結果不到一個星期,園內的葡萄樹葉子都卷了起來,幸虧當時請科潤的專家幫我把樹救了回來,那一年我賺了兩萬多。”一葡農介紹。
“合作社現有成員213人,實際服務對象達2000多戶,技術覆蓋鄂、湘、豫三省,15個市區縣服務面積達15000余畝。”劉波介紹,公安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葡萄是該縣農業的支柱性產業,目前已成為我國南方鮮食葡萄的重要生產基地,“科潤就是告訴大家怎么種葡萄。”
劉波說,“隨著葡萄產業面積的擴大和總量的增加,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栽培設施滯后,抵抗自然災害能力低下。特別在2014年春夏葡萄生長期,遭遇到低溫、多雨、多濕、寡照等情況,葡萄種植效益大幅下滑,果農積極性受挫,部分農戶出現棄田,葡萄產業遭遇發展瓶頸。”
“幫助這些葡農渡過難關,就是我們去年最驕傲的事情。”劉波介紹。
目前,劉波的農業基地已累計投入了近400萬元,形成了數百畝的規模,“就在明年,公司將形成一個包括農業創新園、葡萄品種示范園、葡萄良種苗木繁育園、葡萄種植示范園、蔬菜種植示范園、葡萄(含水果、蔬菜)交易市場等六大板塊的現代農業合作社。”
“2015年,希望能將基地里的基礎設施都建好,道路硬化、園區綠化慢慢都鋪設到位,到時候,讓周邊縣市的人都來我們的觀光園里摘葡萄、買盆栽。”劉波說,“但目前,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缺口較大。”
在科潤合作社的辦公大院里,堆放著上千根鋼管,而這些,正是科潤合作社2015年計劃中建設的300畝基地大棚的“脊梁”。
2015年,希望將基地里的基礎設施建好,到時,讓周邊縣市的人都來我們的觀光園里摘葡萄、買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