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邊一袋袋青菜堆得像小山,田野里到處是正在忙著收割蔬菜的人們……這是日前筆者在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水井村看到的情形。“收菜的車就要來了,我們一冬的勞動馬上會變成現錢,種菜讓我們多了條找錢的門路。”一村民笑呵呵地說。
在現場,筆者看到,村里的公路兩邊整齊地碼放著一袋袋青菜。放眼望去,田野里,人們正在緊張地收割青菜:有的收割、有的清理、有的運輸,一派繁忙的景象。“今年種了3畝多羊角菜,按合同每斤2角6分的收購價算,這季蔬菜要賣7000元。現在路通了,有政府扶持,企業愿意上門來收,方便多了。”村民張揚珍一邊收割青菜,一邊向筆者介紹。
正說著,幾輛車開進村子。過秤、計數、裝車、算賬……一車車羊角菜被運了出去。“我們全村種了500畝羊角菜,群眾嘗到了甜頭,種菜積極性高漲,今年準備擴大種植規模。”水井村黨支部書記李光明介紹。
在毛坪鎮,筆者一路看來,該鎮許多村子都能見到類似的場景,既有村民收割青菜的繁忙,又有大家售賣青菜的喜悅景象。
據悉,去年該縣在9個鄉鎮推廣種植羊角菜25000畝,現在都開始收割,在這些鄉鎮,隨處可見收割羊角菜的忙碌身影。
為做大蔬菜產業,該縣將各鄉鎮發展蔬菜生產列入目標考核,并從緊張的財政資金中擠出50萬元,購買優質羊角菜種贈送給村民種植。為解除村民的后顧之憂,通過牽線搭臺,引進農業龍頭企業與村民簽訂保底收購合同,讓村民放心種植。為讓更多村民掌握蔬菜科學種植技術,農技人員深入田間,舉辦種植現場會,手把手將種植技術傳授給村民。為提高種植效益,該縣建設600畝羊角菜生產示范基地。為鼓勵村民種植羊角菜積極性,該縣拿出10萬元,對種植大戶進行獎勵。
通過扶持﹢服務,調動了村民種植羊角菜的積極性,涌現出一大批種植大戶。該縣五渡鎮新街村村民陳大平流轉500多畝土地種植羊角菜,這兩天正忙著采收。全縣扶持種羊角菜2.5萬畝,帶動發展1萬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