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四川岳池:小小獼猴桃 成就大產業(yè)

       日期:2015-03-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2    評論:0    
      春早人更勤,2月25日,位于喬家鎮(zhèn)廖壩村的欣盛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們正在進行溝渠清理掃尾等工作,基地里面不時傳出陣陣爽朗的笑聲,幾萬株獼猴桃樹苗靜靜地依附在整齊的水泥支架上,等待新年的勃發(fā)。 
     
      眾所周知,岳池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自古便有“川東糧倉”之稱,因盛產水稻,享有“銀岳池”之美譽。然而,享有“水果之王”、“果中珍品”、“維C之王”等美稱的獼猴桃在岳池的發(fā)展并不是一路坦途,欣盛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種植獼猴桃更是在經歷一波幾折后,在自身規(guī)模發(fā)展到310多畝、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同時,帶動喬家、朝陽等鄉(xiāng)鎮(zhèn)發(fā)展以獼猴桃為主的水果種植近5000畝,對該縣現代農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發(fā)現規(guī)律:下定決心種植獼猴桃 
     
      “紅心獼猴桃維C含量高,是蘋果的20—50倍,含有多種氨基酸,對眼睛有極大的好處……”說起獼猴桃的優(yōu)點,業(yè)主尹平真正稱得上是“專家”。 
     
      以前,他只是販賣獼猴桃的水果商人,短短不到十年時間,他搖身一變,成了獼猴桃種植專家,這其中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2005年,尹平等人開始了水果經營,每年只能掙些微薄的收入。慢慢的,細心的他們發(fā)現了一個值得思考的規(guī)律:收購獼猴桃很艱難,每年5、6月份必須先交訂金,到九月份去收購時必須現金結算,而且價格一路攀升,十幾年都居高不下。 
     
      面對收購的困難,他們萌生了一個念頭:自己種植獼猴桃,解決本地收購難題。 
     
      2011年,他們決定種植獼猴桃,于是到蒼溪實地考察,請求蒼溪縣農業(yè)局獼猴桃研究所的技術幫助,并做了獼猴桃種植的可行性報告,確定在喬家鎮(zhèn)廖壩村5、6、7組建立基地。在按照技術要求對基地規(guī)劃、調型后,他們信心滿滿地購回了4萬株苗子種植。 
     
      遭受挫折:毫不氣餒東山再起 
     
      “別人都失敗了,說明岳池不適合種植獼猴桃,這些頭腦發(fā)熱的業(yè)主失敗后拍拍屁股就走人,我們的田土調形后,再也不能復原了,到時怎么辦?”盡管當時政府投入了200多萬元支持基地產業(yè)的發(fā)展,但還是無法打消附近村民的疑慮。 
     
      在眾人的懷疑中,2012年3月,4萬多株苗子終于種完,尹平等人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但是到了五、六月份,他們發(fā)現,大部分苗子不長,葉子逐步枯黃。大家眼睜睜地看著4萬多株苗子幾乎全軍覆沒,損失近50萬元卻無能為力。 
     
      “土地調形后,肥效沒有跟上,土地板結;栽種人員沒有按照技術要求栽種;為了搞規(guī)模,太急于求成。”失敗并沒有打倒熱血沸騰的他們。冷靜下來,找到了失敗的原因,痛定思痛后,他們重新投入二十多萬元把園區(qū)土地翻新、施肥,并從2012年9月開始,分4次重新購置了5萬多株苗子種植,2013年嫁接后,目前,苗子長勢良好。 
     
      2015年:產值100萬元以上 
     
      2014年8月,在園區(qū)務工的廖壩村5組村民莊友芬忐忑不安地揣著幾個雞蛋大小的果子回家,沒想到家人品嘗后,個個贊不絕口。 
     
      “我們村也能產獼猴桃了。”頓時,全村上下爭相到園子里一探究竟。看著密密麻麻的獼猴桃,原來不支持產業(yè)發(fā)展的廖壩村6組村民張光銀也不由自主地豎起了大拇指。 
     
      “2014年,整個園區(qū)試產1萬多斤,到2015年,預計產量五十多噸,產值在100萬元以上,在半產期后,每畝可達3千斤,到時保守產值在600萬元以上。”尹平告訴記者。 
     
      據了解,園區(qū)發(fā)展起來后,帶動了周邊群眾致富,解決了該村30多人務工,為3個組人均增收300多元。 
     
      裕民鎮(zhèn)居民李建平原來在縣城小東街做批發(fā)牛奶的生意,在基地學習技術后,回到老家發(fā)展了近20畝獼猴桃,目前,長勢喜人。 
     
      由于園區(qū)全部用農家肥,采用人工除草、無公害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注冊了商標“鮮果緣”,引起了大量客商的興趣。目前,浙江、上海等地的客商已經到園區(qū)參觀并洽談訂購事項。 
     
      “2014年,為了解決抗旱問題,政府投入50萬元完成了滴灌工程,下一步,我們將想辦法解決基地用電、圍欄等問題,進一步完善道路設施,把基地打造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產業(yè)園。”面對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尹平顯得信心十足。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