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一大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一團二連技術員沈偉、趙有來便在該連南二號果園獺兔養飼大棚內或給獺兔喂料、或檢查飼養設施的完備情況,一幅生機盎然的美麗圖畫。
憑借獨特的氣候資源和畜牧業發展資源優勢,該團二連黨支部不斷在特色養殖上做文章,使特色種養殖逐漸成為促農增收的又一新途徑。以發展粗飼型畜禽為重點,按照“市場引導、團場扶持、科技驅動、能人示范”的原則,連隊特色養殖已漸成為職工多元增收的主要途徑。“我們的獺兔養殖在發展這一產業的過程中,采取的是一邊抓建設,一邊抓獺兔的繁殖和種兔的引進,滾動式發展,爭取使我們的獺兔養殖產業早日見效。” 該連黨支部書記、連長孫超如是介紹。
“在團場,只要肯干,就不愁沒錢花,你看這滿棚的獺兔,不光肉能賣錢,這兔皮更值錢?。?rdquo;技術員趙有來的一席話令人眼前一亮。雪白的皮毛,憨態可掬的神態,數十只獺兔悠閑地在兔舍里吃著飼料。 獺兔養殖場負責人沈偉介紹說:獺兔是一種既可食用又能用于毛皮加工的動物。其肉性涼味甘,高蛋白質、低脂肪、少膽固醇,質地細嫩,營養豐富,可降血壓,被稱之為“保健肉”、“葷中之素”、“美容肉”、“百味肉”;獺兔皮因酷似珍貴的水獺皮,是很好的高檔服裝皮料,備受市場青睞。因此獺兔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他說,“這么好的肉,以后會有更多的人愛吃的;而且獺兔的皮加工制成的衣帽裙等皮制品,輕柔靚麗,因而需求旺盛,價位走高,潛力很大,所以,我認為養殖獺兔產業是明智之舉?。?rdquo;說話間,沈偉從兔舍里抓出一只獺兔樂呵呵地說:“其實光賣兔肉值不了幾個錢,主要是兔皮,這東西貴著呢!一只成年獺兔能長至4公斤左右,市場價90元。”獺兔投資周期短、見效快。“獺兔2個月生一窩,一年能生五六窩,一窩生6只,小獺兔4個月就長成,可以賣了。”指導員劉剛如數家珍地說。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我們現在是試養,獺兔養殖投資小、見效快、易管理,對于職工增收來說是個新門路。如果效益見成效,就動員職工們一起養獺兔,把規模搞上去,這樣就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到時候養的人多了,我們還可以辦一個合作社。”孫超激情滿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