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9時許,岳池縣茍角鎮水浮山村村民楊春萍抱起地上砍好的青菜,熟練地扔進一旁的背簍里,彎腰背起背簍,快步將青菜運到路邊,然后返回地里繼續收菜。“我們運送青菜一天要來回上百趟,這些青菜一會就有商家開車來拉走了。”楊春萍告訴記者。
今年53歲的楊春萍在地里搬運青菜,每天40元的工資讓她覺得很滿足。“土地承包出去了,空閑時間就近做點農活,增加收入,對我來說很不錯了。”
“這里自然條件非常好,土地平整,日照充足適合種菜,交通便利,我在這里承包了800多畝土地,間種蔬菜和果樹。”蔬菜種植業主鄭志平告訴記者。“我種的蔬菜不愁銷,都是‘訂單蔬菜’,與廣安市一家泡菜廠簽訂了協議,有多少他們全都要。”鄭志平給記者算了一筆帳:間種蔬菜兩季,一季是青菜,平均畝產2.5萬斤左右,按照每噸300元的收購價,除去各種費用,每畝的純凈潤也能達到4000元。青菜收完后,馬上種大豆,這種采取訂單生產銷售的模式,既保證了自己的收入,也為附近村民增加了致富渠道。他說:“訂單生產模式就是好,種菜種糧,一年四季土地閑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