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陽區茂禾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文華學,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踏上了創業路。畢業于巴中電大的文華學在巴城成立了一家信息公司,專門向沿海各地輸送勞務、做職業介紹。
無奈市場形勢下滑,文華學只能關閉經營了4年的信息公司,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恩陽區下八廟鎮錢庫村。在發現周邊鄉鎮公辦學校校舍緊缺、師資力量薄弱后,他決定在這里籌建學校、興辦教育,改善本地娃娃“上學難”問題。
2000年秋季學期,文華學創辦的“希望之星實驗學校”建成招生,“從幼兒園至初中,第一學期就招收了780余名學生,”回想起自己曾經辦校的輝煌,他還是一臉的驕傲和自豪,“當年,我的學校在花叢片區中考獲得過綜合排名第一。”
然而,文華學不甘于只當一位校長,他的夢想是當一名致富帶頭人。
學校走上正軌后,他開始多方研究、四處考察,“當看到長白山當地梅花鹿養殖的效益好,而巴中本地還沒有人涉足這個產業,我當時就下定決心引進梅花鹿。”
找到心儀的項目,文華學立即在巴州區大蓮村成立了巴中市綠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始試養從東北引進的40只梅花鹿。
一邊養鹿、一邊辦校,時間很快到了2013年。“農村教育的師資、生源日益匱乏,我不得不停辦了付諸多年心血的學校。”
想到校舍閑置,以及周圍豐富的山林資源,同年10月,文華學又引進40只梅花鹿,并成立恩陽區茂禾養殖專業合作社。
為了讓這些“東北客”入鄉隨俗,鹿群里總會看到文華學的身影,他細心地了解梅花鹿的生活習性,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科學飼養模式。
“其實,養梅花鹿跟養牛、養羊差不多,它們對吃喝都不挑剔。”文華學說,喂食梅花鹿的飼料分為粗糧和精糧兩種,粗糧主要是鮮玉米秸稈,精糧包括黃豆、玉米、麩皮等,以及鹽、鈣等添加劑。一般一頭成年梅花鹿一天吃十多斤食物,一年的養殖費用約2000元。
那么,養殖梅花鹿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呢?文華學給記者粗略地算了一下賬:按目前的市場行情,鹿茸3500元每斤,鹿肉100元每斤,一只公梅花鹿一年最少可以產出鹿茸3斤左右,能賣1萬多元;除去養殖成本,一只梅花鹿純利潤可達1萬多元。。
去年,文華學養殖場的年產值已達180多萬元。
“如今,養殖場總面積達300畝,養殖梅花鹿160多只,合作社已帶動農戶20戶,”關于2015年的發展目標,文華學已經做好規劃:隨著鄉村旅游經濟的升溫,他決定進一步發揮梅花鹿的觀賞價值,擴大天然養殖場,帶動周邊更多農戶加入,將梅花鹿養殖與生態旅游緊密結合起來。在現有農家樂的基礎上,推出體驗式農莊,讓游客“看梅花鹿,品鹿茸酒,吃鹿肉”,打造集住宿、餐飲、休閑、觀光于一體的梅花鹿生態養殖觀光園。同時,他在巴城開了一家梅花鹿餐飲店,滿足市民舌尖上的需求。記者手記:
創業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是一種拼搏精神的體現。每個人都可以創業,但對于不同個體、不同群體來說,創業過程中則有著不一樣的經歷和感受,也有著不一樣的創業故事。
文華學在創業路上“打”了一個急轉彎,跨向一個陌生領域,重新演繹創業傳奇。他用行動告訴人們:用創業書寫的人生必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