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蘭西縣鄉村,“科技”已成為備春耕的“關鍵詞”,處處涌動著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潮。
3月2日,北安鄉城安村農民李坤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郵件,這是蘭西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他家土地經過測土配方寄來的施肥卡。“真沒想到測土配方的效果這么好,還是科技種田好啊!”李坤激動地說。去年他家玉米用了測土配方技術后,每畝產量達到了1400斤。李坤告訴筆者,去年他家種了100多畝玉米,去年年頭好,畝增產90斤,按玉米0.8元一斤計算,增收近8000元。今年根據施肥卡上的指導意見,他每畝用摻混肥36公斤,其中,二銨12.5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鉀8.5公斤,按照測土配方配肥一算賬,僅肥料能省2000多元。
這個縣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作為“科技入戶工程”第一大技術,采取辦班培訓、發放技術資料、媒體宣傳、發送短信、辦點示范等多種方式,教給農民科學施肥技術。由縣農技中心化驗土壤,全面掌握土壤所含營養狀況,然后根據土壤缺什么元素補什么元素,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開出“藥方”,交給農民按“方”配肥。
據蘭西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王興坤介紹,以往由于農民盲目施肥,導致許多耕地“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有效改變了廣大農民過量施肥、盲目施肥的習慣,增強了科學施肥的意識,并有效減輕了土地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現在,測土配方施肥已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自2007年啟動測土配方施肥行動以來,全縣共采集土樣1.1萬份,化驗6萬多項次,發放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1.2萬份,在全縣15個鄉鎮105個村累計推廣玉米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40萬畝,落實測土配方施肥使用面積120多萬畝,節本增收達5240余萬元。
此外,蘭西縣針對備春耕農民渴望了解市場信息、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經濟效益的迫切需求,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進農民增收。相關部門除免費給農民發放各種科技資料外,還組織農業、林業等方面的專家通過農村實用技術講座、現場指導等方式,把實用的種植、養殖、加工技術及時傳授給農民。截至目前,這個縣農業部門開展技術培訓20多場(次),電視講座8期,印發各種技術資料2萬余份,1萬多人次受訓,解答農民技術咨詢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