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羊寶寶樂園”,各種各樣的羊群赫然出現在眼前,“德美”、“杜泊”、“薩福克”、“特克賽爾”、“湖羊”、小尾寒羊等在寬敞的圈舍里吃食、歡騰。這是記者近日在新疆巴州且末種畜場看到種羊和肉羊雜交繁育新品種的生活場景。
且末縣為實現百萬只肉羊養殖愿景,開創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縣政府和巴州種蓄場于2013年8月成立巴州且末種蓄場種蓄繁育有限責任公司,承擔良種羊的繁育、推廣、改良、經濟雜交。
跟隨且末種蓄場副經理阿爾肯,在各類羊圈中穿行,據他介紹,且末種蓄場規模較大,有標準化羊舍14棟8000平方米,飼料加工廠一個,各類配套設施齊全,存欄羊只總數逾6000只。
阿爾肯在路中間的一排圈舍停住腳步,向記者說明:“這是已成活的德美、杜泊、特克賽爾、薩福克等肉羊經濟雜交羔子,它們產量高、品相好、耐粗飼、增重快、抗病能力強、肉質好。你看看,現在羊都長高了,今天天氣好,都在圈舍外曬太陽、吃草料呢。”
據記者了解,且末種蓄場根據新疆、巴州及且末的區位特點和優勢及民族需求,探索出一套科學嚴謹的技術和方案,保證了羊只的體能、生殖和羔羊出生率、成活率等指標就近或達到全疆先進水平,使得多胎母羊實現一年兩產,為農牧民創造800-1000元的凈利潤。
另悉,在2014年,種蓄場里2只母羊生了10只羊羔,一胎是6只,另一胎4只。這極大地提振了廣大農牧民養殖信心。阿爾肯很自信地預測:“到今年年底且末種蓄場養殖規模達到10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