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西:整合資源邁向中藥材產業大省

       日期:2015-04-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6    評論:0    

      山西地形南北狹長,山水環繞,從中藥材種植角度看自然稟賦突出。3月14日,山西振東集團、山西省中醫學院、山西農業大學等五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山西省中藥材行業協會。

      “有資料顯示:近年來,四川省、吉林省、遼寧省、山東省和甘肅省中藥材產值均已近百億元。審視山西省中醫藥產業現狀,我們是中藥材資源大省,卻是中藥產值弱省,亟待加快中醫藥產業發展。” 山西省中藥材行業協會秘書長寧潞宏介紹,山西省中藥材產業發展正當其時,山西省中藥材行業協會應運而生。

      域內中藥材資源豐富

      山西位于黃土高原,屬中緯度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地形地貌復雜,山區面積廣大,晝夜溫差大,且同一區域內海拔高度差異大,藥材資源水平分布與垂直分布相互交錯。

      晉北適宜種植黃芪、臺黨參、款冬花等品種,晉中南適宜于種植潞黨參、黃芩、連翹、柴胡、遠志、山藥、山茱萸等品種。山西省以灰鈣土、黃綿土、沙壤土等為主的土壤適宜多種藥材生長。此外降水量較少,加之降雨季節較為集中,雨勢同期,尤其適宜以根莖入藥的道地藥材品種。這些自然條件對山西省中藥材生產發展極為有利。

      寧潞宏介紹,山西是傳統中藥材主產區,大宗中藥材道地品種連翹,黃芩、黃芪、柴胡、黨參等年產量分別占該品種全國總產量的50%、40%、30%、25%和20%。同時,引進的品種也已形成規模優勢,其中地黃和遠志產量分別約占全國產量的50%和40%,規模優勢明顯。由于大部分藥材產區海拔較高,相對隔離,病蟲害發生輕,農業環境面源污染輕,同時,藥材產區畜牧業較發達,有機肥源充足,產出藥材品質好、藥用成分含量高,“綠色”無公害藥材優勢明顯。

      有研究表明:渾源黃芪總皂苷含量最高能達到0.38%,超過藥典規定標準的9.5倍;平順黨參,身粗條長,質厚味純,含糖量在5.9%以上,含皂甙1.32%以上,黨參浸出物在56.2%以上,都遠遠超出藥典規定指標。寧潞宏說,中藥材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對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不論自然條件、生產方式還是勞動費用支出,生產成本都具備比較優勢。綜合以上因素,山西省中藥材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產業提速正當其時

      廣譽遠是我國最早的中藥企業,其“龜齡集”是七大“國家保密品種”之一、并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寧潞宏介紹,山西中醫藥產業發展也曾一度輝煌。太原制藥廠曾與山東新華、華北及東北制藥在全國并稱藥業“四大家族”。大同制藥廠曾是我國第二大麻黃素生產廠家,其“紅馬牌”麻黃素出口亞洲、歐美等國,與英國的白馬牌并駕齊驅,成為中國醫藥工業托拉斯的28家企業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利群制藥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享有“南有白云,北有利群”的盛譽。其拳頭產品“至靈膠囊”曾榮獲“國家經貿委技術開發優秀成果獎”、“國家科委技術改造金劍獎”等榮譽,產品遠銷東南亞等地。

      新絳中藥廠的嬰兒素、嬰兒安、小兒七珍丹,太原中藥廠的小兒葫蘆散,榆社天生制藥的阿膠,太原制藥廠的諾氟沙星、曲克蘆丁,旺龍藥業生產的猴頭健胃靈等曾都是全國知名的經典國藥。

      上世紀90年代始山西中醫藥產業發展緩慢,種植、飲片加工逐漸被一批省份趕上乃至超越。

      山西省中藥材行業協會提供的資料稱,2013年全國通過GMP認證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有1100余家。銷售收入連續三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據預測,到2017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將達到3049億元左右。但山西省中藥飲片加工總產值小,增長率遠遠低于全國平均增速。飲片生產企業有11家,地產中藥材年加工量不足總量的15%。2013年,全國中藥飲片工業總值為1336億元,山西省中藥飲片工業總值為3.61億元,僅占全國的0.27%。

      山西省現有中藥提取生產線63條,中藥制藥企業111戶,中藥制劑品種500多種,共計12個劑型,年生產能力達3萬噸。2013年全國中藥制劑工業總值為3954億元,山西省中藥制劑工業總值為25.66億元,僅占全國的0.65%。

      推動布局整合資源

      寧潞宏認為,山西作為全國中藥材資源大省,具有發展中藥材產業的資源優勢以及市場品質競爭優勢,但目前來講,無論是藥材種植、飲片加工、中藥制劑的發展均顯粗放落后。

      協會將致力于把中藥科研、教育、藥品檢驗、種植、中藥飲片、中成藥、工業、商貿、器械、包裝、輔料等方面的優勢結合起來。通過協助政府實施行業管理和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推進中藥材產業的快速發展。協會將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整合山西省優勢自然資源和生產資源,推進中藥材產業的快速發展。

      利用協會的專家委員會優勢為山西省藥材種植、加工、使用單位、合作社及農戶提供技術支持。協會將結合這些具體情況,針對性開展工作,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和會員單位對中藥資源區域性發展、中藥材質量標準、中藥材品種選擇與規范化種植、中藥材原產地適宜性研究及國家對中藥材種的支持等專題展開研討,探索適宜的產業發展模式,根據地域品種和需要,為會員提供專業培訓,提升會員種植和采收加工的專業水平,促進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提升質量,建立標準,針對目前藥材市場亂象,制定行規、行約及各類標準,全面提升藥材品質。協會將發揮主導作用,促進行業自律,制定行規、行約及各類標準,全面提升藥材品質。

      協會將搜集整理行業信息,了解和掌握市場動向,利用信息指導會員企業及農戶調控種植投入,建立價格穩定機制,杜絕藥賤傷農,使政府有稅收,企業有效益,農民有增收。

      內外合作,深度研發,推動種植技術、炮制技術、中藥制劑、終端產品創新體系建設。隨著中成藥工業企業對產品質量的嚴格要求,各藥廠紛紛加強了對藥品原材料質量的把關和控制,中藥材產業發展面臨越來越多挑戰,加之近年來國際市場對天然藥物的進口標準在不斷提高,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對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進口一直執行較為嚴格的檢測標準。粗放發展勢必慘遭淘汰,科研創新開發亟待加強。協會將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作用,促進各科研單位的交流合作,在種植技術、炮制技術、中藥制劑、終端藥材、飲片、保健食品等方面開展多維度深層研發,構建全省中藥材產業創新體系,以創新推動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