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四川省閬中市五馬東興中藥材產業園區里,2000多畝川明參已經成熟。簡單吃過午飯的農民工揮舞著鋤頭,開始挖川明參。藥農們滿頭大汗,挖出一根根白生生的川明參,整整齊齊碼放在塑料筐中準備過磅。“我們這幾天每天組織50多名勞動力采挖川明參,從地里采挖出來馬上拉回生產車間進行加工和儲藏。”閬中市木蘭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蒲煒介紹道。
“我們這里的老百姓現在安逸得很,土地流轉給公司后,每畝有400多元的收入,而且平時除草、施肥、看管等勞動報酬每月有近兩千元。這幾天趕上大忙季節,實行計件工資,每人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五馬鎮游柿埡村農民楊明菊說道。
據閬中市木蘭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蒲煒介紹,目前全市種植川明參4.2萬畝,總產量4萬余噸,總產值將突破4億元,藥農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閬中川明參產業近年內能取得如此成效,當地政府和企業著重抓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基地規模化。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的思路,積極建設國道沿線五馬至三廟4萬畝川明參產業帶、在江南至天宮1萬畝川明參產業帶,鞏固提升五馬東興中藥材示范園,使“兩線一園”成為川明參產業發展的集聚區,實現川明參由零散種植向集中連片種植轉變,由點狀向帶狀和園區集聚發展。
種植科技化。與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簽訂合作協議,聯合開展新品種選育工作,目前有兩個新品種通過鑒定,2015年通過審定。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秸稈覆蓋、化學除草等核心技術。成功探索川明參糧藥套作、果藥套作、藥藥套作等新的栽培模式,解決了川明參的重茬換地問題。穩定種植面積,大力推廣新機械。與農機部門、四川農業大學等單位合作,大力研發并推廣川明參采挖機等新型農業機械,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產品安全化。重點支持無硫加工生產線建設,開展川明參鮮品收購、無硫加工,提高初加工產品質量,積極與科研院校合作,研發川明參精深加工產品,延伸產業鏈條。由相關職能部門制定閬中川明參的產品質量標準,爭取得到省技術監督局的發布認可,掌握閬中川明參產業發展的主動權,提高閬中川明參在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大力實施川明參品牌戰略,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指導市場主體增強品牌意識,廣泛采用包裝標識,加快川明參商標注冊步伐。
營銷市場化。突出抓好本地市場、成都集散市場、廣東等沿海消費市場在食用和藥用兩個方面的營銷宣傳,全面提升閬中川明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采取合作、聯合、委托等方式,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在全國主要藥材市場、干貨市場、養生市場建立直銷窗口;積極參加大型農產品展銷活動,推進“閬中川明參”走向全國,走出國門;與中藥材天地網、“天貓”、“淘寶”等熱門購物網站合作,拓展電子商務廣闊市場。
經營組織化。強化對經營主體的培育,重點支持龍頭企業開發加工川明參系列產品,突出無硫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川明參產業附加值,實現農業與工業強勢互動,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重點扶持建立川明參種植基地500畝以上,銷售基地產品80%以上,發展社員50名以上的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種植川明參的組織化程度;重點培育種植50畝以上的聯戶經營、大戶經營、家庭農場經營,提高川明參種植規模化、集約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