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筆者在一三一團8連大棚種植戶黃中華的大棚內看到,油麥菜、生菜、小白菜等早春蔬菜生長旺盛,郁郁蔥蔥,黃中華說,去年種植了6個大棚,純收入4萬多元,今年增加到了9個大棚,目前,已在2個大棚內培育了2萬株的訂單番茄苗,2個大棚內種上了早春蔬菜,過幾天就能上市。
黃中華種植蔬菜大棚已有十幾年的經驗,每年,一個大棚的純收入都超過8000多元,今年,他根據蔬菜市場行情,增加早春蔬菜品種,敲打時間差,提前上市,增加收入。
看著即將上市的早春蔬菜,黃中華樂呵呵地說:“現在市場春季蔬菜價錢好呀,客戶來批發菜都在六七塊錢,還帶箱子,賣菜基本上都不發愁,一個春季最少要掙6萬余元”。
走進大棚種植戶周興榮、涂世艷的大棚內,只見他們兩口子倆和父母正在忙著一邊采摘菜心菜,一邊整理裝箱,忙得不亦樂乎。
周興榮、涂世艷兩口子是8連的老職工,他們不斷擴大蔬菜大棚種植面積,由最初的3個大棚,發展到現在的10個大棚。為鞏固消費市場,倆人從2012年開始積極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蔬菜還未成熟就被批發商提前預訂。今年新年還沒過完,他們就在3個大棚內栽種了早春蔬菜,由于栽種時間早,管理到位,從4月5日開始,就已經有部分蔬菜陸續上市了,不到一個星期,就掙了5000多元。
自2010年起,該團抓住城郊經濟的優勢,引導職工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如今該團已建起了600余座蔬菜大棚,并形成了規模。目前,該團有126戶職工發展大棚蔬菜種植小白菜、毛芹、油麥菜、生菜等反季節蔬菜,4月中旬大量上市,反季節蔬菜讓職工的錢袋子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