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東興區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水稻)項目,九根樹村和亢家村合作,登記注冊農機專用合作社,投資149萬元購買農業機械設備。“有1臺大型耕整機、1臺流水線育秧機、4臺聯合收割機、6臺微耕機、15臺插秧機,還有兩組烘干機。”九根樹村村干部李長彬介紹。目前,大部分設備已經到位。村里還和廠家合作培訓了5名插秧機機手,王烈便是其中之一。
60歲的張運忠家里有5畝水田,從今年開始嘗試機械種植。“以前自己動手,1畝水田要10多個小時才能插完秧苗,一般都得請人。現在用插秧機,只請一名機手就可以了。1畝水田只需要給50元,比請人便宜多了。”
對插秧機機手,每畝水田區農業局還要補貼70元。“人工插秧,每畝水田4000株秧苗。機械插秧,能達到8000到10000株秧苗。一年下來,每畝能增收幾百元,所以大家都愿意請我去幫忙。”王烈說。
再過幾天,村里的菜籽要開始大面積收割了。王烈打算報名參加聯合收割機操作培訓,爭取再學一門手藝。“我們購買的農業機械設備比較先進,像兩組烘干機,1個小時能烘干兩噸稻谷或者玉米。同時,成立農機專合社不僅方便本村的人,還能覆蓋整個郭北鎮。借助方便的通村公路,鎮上任何一個地方,半個小時內隨叫隨到。”李長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