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四川滎經縣新建鄉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

       日期:2015-05-0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6    評論:0    
      農村要發展,還需找準支柱產業。曾經,中藥材產業養活了滎經縣新建鄉的一代村民;現在,產業結構調整、災后恢復重建,又為該鄉傳統中藥材產業注入活力。
     
      曾經
     
      發展受制約
     
      滎經縣新建鄉位于縣城西北部,距縣城27公里,海拔在1200—1500米左右,是一個高山鄉。
     
      得益于良好的生態和溫潤的氣候,長期以來,新建鄉就有種植中藥材的歷史。然而20余年前,受中藥材收購價格下滑影響,新建鄉大部分村民放棄了這一產業,曾經盛極一時的中藥材產業一度停滯不前。
     
      守得住青山,卻變不成金山,沒有了支柱產業,年輕力壯的村民選擇外出務工掙錢,只剩下一些老弱婦孺留守家中,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新建鄉的農業產業發展受到制約。
     
      近些年來,中藥材價格一路上漲,市場行情逐漸被看好,新建鄉相關負責人及一些有眼光的村民又有了發展中藥材的想法,曾被村民們放棄的中藥材產業迎來重獲發展的契機。
     
      “勞務輸出絕不是農村發展的良策。”2012年起,新建鄉黨委、政府立足縣情、鄉情,結合各村各組實際,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啟動圍繞打造紫爐村為中心的中藥材基地建設,大力引導村民發展中藥材產業,鼓勵他們開荒山種植中藥材。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宣傳引導下,新建鄉中藥材種植氛圍越來越濃;在災后重建的機遇下,該鄉掀起了種植中藥材的熱潮。
     
      現在
     
      重建添生機
     
      4月22日,空山新雨后,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一路駛進新建鄉紫爐村竹蹓坪(小地名),云霧繚繞間,一個規模化種植的中藥材基地映入眼簾。這是滎經縣中藥材良繁基地品種展示示范園,目前占地30畝,屬于該縣“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后農業重建項目。
     
      走進示范園,園內道路基礎設施正實施硬化,一個個由產業便道圍成的小地塊里,重樓、云木香、川牛膝、當歸、天麻等40余種不同品種的中藥材長勢喜人。在魚腥草種植區,示范園負責人蔡良朋彎下身來,細心地清理著魚腥草叢里的雜草。“這是我們常說的折耳根,可以吃,也可以入藥,它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與中藥材打了幾年交道,蔡良朋對各種中藥材的功效已爛熟于心。
     
      蔡良朋是紫爐村2組小組長,也是該鄉震后成立的神龍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目前主要負責中藥材良繁基地日常管理和品種選育工作。在回鄉種植中藥材之前,他一直在外做生意,并小有成績。
     
      吸引蔡良朋回鄉種植中藥材的原因,除了日益上漲的中藥材價格,還有當地政府對中藥材產業的重視,以及災后縣上對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大力扶持。
     
      “現在市場行情這么好,縣里又出臺補助政策,這么好的機遇誰不想跟著發展?”看著不少人回村發展中藥材種植,已經種了30余年中藥材的紫爐村5組村民彭芝彬自然不甘落后。去年,帶著家人在竹蹓坪附近荒山忙碌了好幾個月,彭芝彬開出了50畝荒地種植中藥材,使得自家中藥材種植面積一下翻了25倍。
     
      “2012年前,新建鄉只有零散的村民在種植中藥材,總面積也就百來畝,而現在全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000畝。”新建鄉黨委書記何張勇介紹,按照“規模做大、特色做強、生態做優、品牌做亮”的要求,新建鄉還將繼續鼓勵村民種植中藥材,不斷擴大全鄉中藥材種植面積,計劃到2020年,實現種植面積10000畝,努力形成全縣生態產業萬畝億元中藥材示范基地,為全縣中藥材的大力發展打下基礎。
     
      “我們村的中藥材俏得很,基本上剛種下去,就有老板來預訂了。”新建鄉的中藥材銷售情況如何?彭芝彬最有發言權。據他介紹,新建鄉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很多商人都是慕名而來,雖然早些年種植的村民少了,但鄉里的中藥材卻一直沒愁過銷,很多時候還沒收獲就賣了。
     
      有市場、有效益,中藥材發展前景一片廣闊,重新撿起以前放棄的產業是否真能致富?新建鄉不少村民心中仍有疑惑。為了打消群眾心中的疑慮,新建鄉黨委、政府多次邀請四川農業大學教授來鄉講課,及時更新村民觀念,教授全新種植技術,極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種植積極性和種植技巧,增強了他們發展中藥材的信心。
     
      發展信心有了,但發展動力還不足。為此,該鄉楊本紅、蔡良朋等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響應當地政府號召,率先深入深山開荒,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示范帶動作用明顯。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地政府和黨員干部的辛勤付出下,新建鄉發展中藥材種植的氛圍日益濃厚。“去年鄉上組織到寶興參觀,了解他們的發展情況后,很受鼓舞,回來我就決定要發展中藥材種植。”紫爐村1組村民管克祥說,目前他已發展了近40畝中藥材,以后還會不斷擴大面積,最少還要發展上百畝。
     
      “等村里的中藥材投產了,我準備辦一個初加工廠,提高抗風險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帶動更多村民發展中藥材種植,同時增加自身收益。”對于下一步發展計劃,蔡良朋心里已經有了初步規劃。
     
      “目前,我們正積極向上級申請項目資金,希望能將通村公路硬化至竹蹓坪,讓村民的中藥材在投產后能第一時間銷售出去。”新建鄉黨委書記何張勇說,等道路便捷了,新建鄉的中藥材種植面積還將繼續擴大,村民們致富增收的夢想也將加快實現。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