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在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快速推進過程中,我國糧食生產出現兼業化、副業化趨勢。隨之而來的,是土地流轉加速,一大批新型種糧大戶、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產生。農田種植規模化使種子營銷和購買行為發生變化。種子企業和經銷商及時尋找面向種糧大戶的服務通道,建立穩定的供需關系迫在眉睫。
對種糧大戶來說,有著共同種植意愿的農民組織起來,農業生產從一家一戶自給自足轉向商品經濟、市場經濟,購買行為從零星分散轉變成集團采購,繞過零售環節直接和經銷商或廠家交易。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種子的選擇和定價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專業能力和議價能力都很強,對于差異化、高性價比的種子的需求越來越高。種糧大戶對農業生產的各項要素的重視程度、相關產品和技術信息的掌握以及對生產成本的控制和農資產品價格的敏感度也高于普通農民。集體購買行為更加理性,貨真價實不僅僅是體現在價格折讓和優惠上,而且提升種子投入的產出比,即品種所能給農作物帶來的增產和增收的結果,農民需要高產、多抗、適宜機械化作業的品種,以及有效透明的技術服務和保證增產增收的實效。
對種子企業來說,農作物規模化種植,提升新型種子經營主體在市場的談判力,價格已經不是第一位的決定因素。種業老板必須努力擴大企業集中度、提高產業集成度,并從育種目標上進行調整,以獨家擁有自主產權、獨具特色的品種,打造好品種、品牌、網絡,建立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的全程服務體系。種子企業對于種糧大戶的技術支持與服務的標準也要遠遠高于普通農戶,通過這些種糧大戶去影響其他農戶,最終贏得市場競爭的吸引力。
對經銷商來說,面對種糧大戶,除擁有獨家代理銷售的品種外,必須實行農資連鎖經營,使傳統的單線經銷模式向整體推進的經銷模式轉型升級。經銷商要為農戶提供不同種植環境中配套技術措施和綜合解決方案,同時還需要推進解決方案的力度和廣度,最終的結果和效益會直接影響農戶對經銷商的依賴度。經銷商將向兩極分化,有的會逐步做大做強,有的會迅速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