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帶著記者往山上爬的人就是楊建,每天傍晚,是他的雞都該成群回家的時候。就在剛才,他隱約看見了一只老鷹在盤旋。楊建趕緊往山頂跑。
楊建:慢一點,這里挺滑的,慢一點這個。
雖然嘴上說讓記者慢點,但楊建自己卻很急。到了山頂我們還是晚了一步,連個老鷹的影都沒看到。
楊建:剛剛那個老鷹從這面飛過去了。有時候一只兩只,有時候三只都有,它就在上空盤旋。它看到雞了之后它就會下來抓它。我們?nèi)绻f速度慢了的話,它就會把小雞抓走。
記者:你拿這個沖天炮干什么?
楊建:我現(xiàn)在把這個沖天炮一路帶著,如果說有老鷹,我再把它放一只兩只,炮一響嘣的一聲,老鷹以為這個槍,就把它嚇走了,可能就會管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有時候一天兩天,它就不敢來了。
記者:這么管用。
沖天炮這么一響,能暫時嚇走老鷹,但還是做不到萬無一失。這不,下山的路上,楊建就看到了他最不想見到的一幕。
楊建:你看。
記者:死小雞啊?
楊建:對呀,這個小雞就是老鷹吃掉的。
記者:這是今天的?
楊建:不是,這個大概至少是一天之前的。
記者:不是今天的?
楊建:不是,因為它有點干枯的。因為這個雞大,它抓不走,老鷹抓小雞,它只有小時候它能把它抓走。
被老鷹叼走幾只小雞是常有的事,但養(yǎng)雞的艱辛遠遠超過了楊建的想象。直到四年前楊建還是個風(fēng)光的律師,他最擅長離婚案件,人稱“離婚律師”。但他不當(dāng)律師去養(yǎng)雞,三年時間就賠了個傾家蕩產(chǎn),更不幸的是,二十年的婚姻也曲終人散。
村民李之琴:在我們這個地方他是很出名的,人家離婚的話他都喜歡去幫人家打官司,打著打著自己也離婚了。
記者:這樣啊。
朋友:他是一個離婚律師,幫別人離了那么多次婚,就為了一個養(yǎng)殖場,把自己的婚給搞離了,你們說值不值呢,反正說我覺得他不值。
很多人都說楊建這步棋走錯了,可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僅僅離婚一年后,有一個女人愛上了他,這讓村里人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村民張孝敬敏:他以前都是虧著的,如果說誰都是選擇好的,她還選擇跟他一起同甘共苦的那種。這種一般的女人的話都不會的,比方說換作是我的話我都不會的。
她是王立珍,因為這場不顧一切的愛情她成為眾人的焦點。旁人的議論,她從不在意。兩個人回憶起求婚那天的場景,都是一臉的幸福和甜蜜。
楊建:發(fā)自我內(nèi)心我真誠的跟她表白了。我會愛你一輩子的。
記者:當(dāng)時他手里拿東西了嗎?拿花了沒有?
楊建的妻子王立珍:他沒有拿什么,樹枝都沒有拿一個。
記者:樹枝都沒有拿。
楊建的妻子王立珍:我就聽他說一輩子在一起就很幸福的,我就滿足了。
記者:你就滿足了?你相信他不?
楊建的妻子王立珍:我相信他,他也會給我幸福的。
那時候有人說王立珍傻,有人說楊建是瘋。因為村里沒人愿意嫁給一個負債二十幾萬的人,也沒人覺得律師去養(yǎng)雞能有什么前途。可讓他們吃驚的是,就在意外收獲愛情的那一年,楊建就靠著一種“會攀巖的雞”,翻了身,賺到錢。
養(yǎng)雞的誘惑為啥比當(dāng)律師還大?一年的時間,楊建如何同時推開愛情和財富的兩扇大門呢?
楊建養(yǎng)的雞能飛會跳的,這天下午雞回窩后,楊建發(fā)現(xiàn)少了幾十只。他帶記者去找雞。讓我們意外的是,他竟然來到了一個山洞口。這個山洞就在楊建養(yǎng)殖場的邊上。
楊建:我估計這個洞里面會有小雞,它們以為這里面有很好吃的東西,它都在這里面來找食物吃。
越往洞里走,越是黑漆漆的,我們什么都看不清。但因為來過太多次,楊建一眼就發(fā)現(xiàn)了小雞的藏身之處。
楊建:這里就有雞,你見到了嗎?
記者:真有幾只。
楊建:你看就是這些小雞。這些小雞馬上我就要把它們弄回去。
現(xiàn)在,再能飛的雞也逃不出楊建的掌控。但在四年前,從他不當(dāng)律師來養(yǎng)雞開始,雞就一步步把他的生活推入了一個看不見的黑洞。
在養(yǎng)雞之前,因為職業(yè)是律師,楊建不僅一直是朋友圈子里的紅人,更是老家那個小山莊人人羨慕的對象。
朋友:在他這個行業(yè),還有我這些朋友之間,我們都是朋友,都在說他對離婚這方面很厲害。反正都說人家離不了的一些難問題,他能幫人家解決這個問題,幫人離開分離。
村民:離婚的也找,都找,反正有什么那些我們不懂的都找他。就是找到他弄下來就搞定了。
2010年的一天,楊建一回到家,就宣布了一件事:他不當(dāng)律師了,要回村子里養(yǎng)雞。
楊建:我覺得很累,有時候特別是在這個案子的代理活動中,是很得不到人的理解或親人的理解的。還有國家對惠農(nóng)這一塊的政策出臺了很多很多,在這個方面他會給予大力的支持或扶持的,我才選擇說搞這個種養(yǎng)殖。
見多了別人婚姻的分分合合,楊建對婚姻格外珍惜。當(dāng)時楊建的妻子沒有工作,兒子在上學(xué),楊建想創(chuàng)業(yè)盡快多賺些錢,讓妻子和兒子過上好日子。
在這之前一年的時間,他去貴州、四川考察了養(yǎng)羊、養(yǎng)豬等幾個項目后,選擇了投資成本低的土雞。但楊建的想法并沒有得到任何人支持,包括妻子和父母。他們無法接受,以前研究案子的楊建,開始像這樣天天研究雞糞。
楊建現(xiàn)場:這種屬于球蟲,而且還略帶一點感冒的問題。
記者:這你都能看出來?
楊建:能看出來,至少能夠分辨出百分之六七十。
記者:都要看什么呢?
楊建:雞糞便的味道,雞有病拉出來的糞便很臭的,很臭。
記者:正常沒有那么臭?
楊建:正常沒有這么臭。
兒子:家里面的人都比較反對,感覺在他們看來就像走入歧途一樣。
楊建沒想到,還真讓家人說對了,自己以為養(yǎng)個雞太簡單了,卻沒想到養(yǎng)雞成了是一家人厄運的開始。
2011年3月,楊建在一個親戚家廢棄的幾十畝地上開始養(yǎng)雞。3個月后,曾經(jīng)風(fēng)光的律師楊建,就成了村里人集體攻擊的對象,隔三差五的就有人找上門。
村民李之琴:那個雞它都飛到我們那些園子里面去,飛在家里面去,反正是到處跑,飛到房子上,房頂上都去。
村民韋列繡:飛在我們莊稼里面了,吃那個禾苗,我都討厭它。我就說你養(yǎng)雞要把那個雞搞好,不要飛到我地里面,老是吃我的莊稼,也很辛苦的。
就在楊建絞盡腦汁想辦法的時候,他沒有想到,一連三年的厄運從此開始。因為雞沒有按時打疫苗,第一年還沒長大,就都病死了。
楊建:我跟你講,你看到別人喂這個雞喂的很好的,你沒有親自去體驗,你只看到它表面上的東西,但那一次沒有后面那幾年虧得慘。
接下來的兩年,因為經(jīng)驗不足,楊建在技術(shù)和管理上都出現(xiàn)了問題,又加上幾年不遇的降溫,楊建一連賠了整整三年。
養(yǎng)殖場的原員工夏曉莉:我們看著也挺難過,都替他難過,我們在那么多地方打過工,都沒看到那些老板虧,虧都沒虧的那么慘。
楊建已經(jīng)記不清,在這座山上埋了多少雞的尸骨,但他記得很清楚,2013年他一共只賣了86只雞。朋友至今都記得他當(dāng)時的窘境。
楊建的朋友黃源:他請我喝茶,我們下來一起喝了。喝了我們聊了一會天,要去吃飯了,他說他去掏錢。我一看兜里面一掏出來有一張5塊的,然后有一張1塊的,有一張好像一毛的。我的朋友中只有他一個人到現(xiàn)在落魄到這種地步。
三年,楊建不僅花掉了夫妻倆幾十年的積蓄,還欠了別人22萬元。2013年大年三十那天,要債的人來家里堵到了他的妻子和兒子。
楊建的兒子楊高潔:直接開口說還錢,其他什么都不說,他說今天你必須給我錢。可以想象一下,剛好全家人在吃團圓飯的時候,家里敲開門說要錢那種感覺。
楊建早就一個人躲了出去,壓力太大的他感覺快要崩潰了,回家后楊建開始沉默少言,整個像變了人,而前妻在這時候提出了離婚,獨自離開了他和兒子。以前經(jīng)常代理別人離婚訴訟的他,四十一歲時自己離了婚。
楊建:我已經(jīng)四十幾歲了,喂了個雞,反而比以前混得越來越差了,等于說混得不像個人了。
楊建的心涼到了底,他多么想留住妻子,想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最絕望的時候,十六歲兒子的一句話,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勇氣。
楊建的兒子楊高潔:以后是賣血我也會把你養(yǎng)活的,我是這樣說的。
記者:你是怕他堅持不下去了?
兒子:感覺他那時候就快不(行了),感覺特別沒有信心。
楊建:實際上這個事情我不想回憶了,真的我不想回憶,為了我(兒子)我實際上一心一意想把這條路走出來。
只剩下父子倆相依為命。楊建原以為養(yǎng)雞比當(dāng)律師輕松,可實際上是選擇了一條更艱辛的路。但這一次,楊建不想輕易放棄了,因為他發(fā)現(xiàn),2013年時,南川區(qū)散養(yǎng)土雞的人并不多,但土雞需求量很大,價格每年都有上漲,只要能夠養(yǎng)殖成功,他就能夠翻身。
就在楊建準(zhǔn)備重新出發(fā)的時候,連他自己都不敢想象,他會在人生最糟糕的時候,贏得一個女人的愛情。
2013年6月,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后,楊建重新租了600畝的山地,他覺得這塊山地面積夠大,更適合放養(yǎng)土雞。新建養(yǎng)殖場要花一個多月時間,這可急壞了楊建,因為他沒有地方養(yǎng)雞了。可一個意外發(fā)現(xiàn)的山洞,幫了他的大忙。
楊建:我把這批山包了之后,就聽當(dāng)?shù)氐拇迕窠o我講,說這里面有一個洞。
記者:外面挺冷的,我看洞里面好像特別暖和,一進來。
楊建:是,這個洞是冬暖夏涼,冬天的溫度十幾度,夏天的溫度也有十幾度。我就把這個雞搬到這里面來。這里面再去進去還有可能七八十米。
楊建養(yǎng)殖場的員工張之洪:幾十個工人,我用一個鐵鍋,就在地下挖個洞,燒點柴火,筷子都沒有,砍點竹子當(dāng)筷子,中午幾個工人吃點面條。
這個天然的鐘乳石山洞,成了楊建和他的小雞們臨時的家。吃住都在山洞里,晚上工人們都回家了,楊建就一個人住在這,但就在這一個月,一件楊建想都不敢想的事發(fā)生了,一個女人注意到了他。
王立珍是隔壁村子的人,她因為丈夫的家暴,離了婚。
當(dāng)時她在楊建的養(yǎng)殖場里做工,每天干完活下山時,偶爾會順路騎摩托載著楊建下山買東西。接觸的多了后,兩顆受傷的心越走越近。
王立珍:她說那些話,對我的那個心就是很好的。
記者:你就滿足了?
王立珍:我就滿足了,有錢沒錢對我無所謂的,就是他對我好我就滿足了。
在大伙一片驚訝聲中,王立珍嫁給了背著20幾萬元外債的楊建。
王立珍:他一天回到家,就是在下面喊王立珍,王立珍,就喊立珍,立珍。
記者:喊你干嘛?這是一回來就找你啊。
王立珍:是啊,一回來他都找我。
楊建:目前我是很窮,很累,一無所有,但是最多是一兩年的時間,你相信我我能夠走出來的。
有了妻子的鼓勵和陪伴,楊建逐漸找回了當(dāng)初律師時的自信,在600多畝山地中,楊建每畝放養(yǎng)50多只土雞,在周圍都裝上了高3米的網(wǎng)子,防止雞飛到村民地里。白天雞在山上跑,根本看不到幾只,但一到了下午五點多,只要楊建一召喚,就會呼啦一下飛回家。
楊建:我這哨子這樣一吹,你看那個黑色的大雞,你看,都有啊,這樣一吹它一樣都回來了,你看。這哨子和這個兩樣配合,這個就是我們釀酒剩下來的酒糟,你看就是這樣的,
記者:嗯,很大的酒味。
楊建:是啊,它聞到這個酒味,我的哨子一吹,它急急忙忙就趕回來了,有的會飛回來,跑回來的。
這片山,都是像這樣的石頭。爬石頭恰好給楊建的雞增加了運動量。雞每天要像這樣翻越陡坡、石頭去吃蟲子和樹籽,被當(dāng)?shù)貓笊绲挠浾咂鹈簳蕩r的健美雞。
記者:那個雞它都從下面一直跑到上面,跑得相當(dāng)相當(dāng)快,而且這上面都是石頭,它都從這上面,個人的感覺就好像一下都跳上去了。然后我覺得很形象,就叫它叫會攀巖的雞。
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會攀巖的雞,就連下個蛋都練就了特殊的本事。
楊建:這里就有兩只。
記者:它能鉆到這個地方來啊?
楊建:能啊,它從這里鉆到進去(下蛋),在這里面隱蔽,上面有老鷹就瞧不見它。
到2014年12月,楊建能出欄的雞已經(jīng)有8000多只,又到了賣雞的時候,連場子里的工人都替楊建發(fā)愁,因為養(yǎng)雞三年,這老板可是沒賺過一毛錢。但楊建卻是胸有成竹的樣子,并揚言要把雞全都賣出去,一年就還清所有債。
楊建養(yǎng)殖場的員工李進:他那個散養(yǎng)的雞喂了那么多,他還要賣高價,我們都替他愁,不知道他要賣給誰。
楊建:我就跟我的員工和朋友講,你放心我的雞肯定會賣出去的,我肯定會賣個好價錢的,肯定只賺不賠的這次,要賣不出去這個雞是沒有道理的。
其實,重新出發(fā)的楊建變得十分謹(jǐn)慎。早在他剛剛進雞苗的時候,就通過朋友聯(lián)系到了3個重慶的經(jīng)銷商,還與他們簽訂了預(yù)售合同:按照當(dāng)時土雞的市場價,采取訂單式的銷售,也就是說雞在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預(yù)定出去了。
那么,幾十公里外的客戶憑什么相信楊建雞的品質(zhì),和他簽合同呢?
采訪的這天,我們遇到了兩位客戶。讓我們吃驚的是,像今天這樣來養(yǎng)殖場看雞,他們還是第一次。因為他們通過楊建的一個辦法,對自己訂購的雞早已了如指掌了。
楊建的客戶冉杰:相當(dāng)于這些雞是我們的,他怎樣的飼養(yǎng)、怎樣的喂養(yǎng)我們是全視頻進行監(jiān)控,隨時到辦公室都可以翻開視頻,都可以看一下。到時候不是這樣的養(yǎng)殖方式,我們要求他賠償損失。
通過基地安裝的24小時監(jiān)控,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絡(luò),客戶用手機或電腦,就可以隨時看到土雞的喂養(yǎng)方式,而這個辦法正是來源于楊建曾經(jīng)當(dāng)律師的經(jīng)驗。
楊建:這個東西就跟我打官司是一樣的,比如說我?guī)蛣e人打官司要講證據(jù)。我那個土雞我也要講證據(jù),但是我的證據(jù)從什么地方來,要證明我這個是土雞,我就想到了使用那個視頻這個證據(jù)讓他能夠監(jiān)控到我喂雞的整個全過程。
2014年楊建通過經(jīng)銷商和當(dāng)?shù)氐霓r(nóng)家樂,賣出了一萬多只雞。最近,他剛剛從貴州引進的50頭黑豬運到了山上,楊建他發(fā)現(xiàn)南川大片的山地資源,都沒有一個黑豬養(yǎng)殖戶,而自己的土雞有了固定客戶,利用老客戶,土豬和土雞剛好可以搭配銷售。在不久的將來,他要打出自己的品牌,讓老婆和孩子過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