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羅信昌:食用菌生態友好重在觀念轉變

       日期:2015-05-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1    評論:0    

      在“2014全國食用菌生態化技術研討會暨食用菌休閑觀光產業發展論壇”召開期間,中國食用菌協會顧問、原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羅信昌作客易菇會客廳,針對“食用菌發展與生態友好的必要性”這一主題與易菇網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

      羅教授認為:我國食用菌產值、產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一,但真正從環境友好、生態平衡這一方面來講還不盡如人意。一是食用菌生產、培植的廢棄物質沒有得到科學有效利用,造成環境二次污染;二是在生產過程中為應對雜菌污染、病蟲害,菇農用藥的現象還廣泛存在,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問題;三是資源和諧問題,在食用菌生產用林過程中,沒有做到科學利用,浪費嚴重,導致菌林矛盾較為突出。

      目前,我國各地區食用菌發展與環境的關系參差不齊,最好的例子就是從1980年開始種香菇的湖北隨州,經歷了30余年的發展,隨州的香菇聞名全國各地,國外市場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該地區的森林面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最近一次航測得到的森林覆蓋面積達到43%點多,比1980年增加了3個百分點,這充分證明了只要科學利用,砍余結合,就可以做到青山常在,永受利用。

      現階段,在外部環境上,高蛋白、低熱量、“一葷一素一菇”的膳食結構成為人們在一日三餐上追求的目標,消費理念更新,對市場擴大是一個很好條件。在內部環境上,一方面廣大菇農群眾從思想上認識到通過林木發展食用菌產業是一條致富的捷徑,這是未來實現食用菌生態化最好的基礎;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加上菇農們相信“要想富、種蘑菇”,在食用菌生產上有資金去配置相關基礎設施;最后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我國食用菌產業距離生態化發展的目標已經不遠。

      而現階段最主要的制約因素一是部分人的思想觀念更新速度慢,以至于拖了生態化發展的后腿;二是在食用菌生產培植過程中雜菌、病蟲害現象越來越嚴重,農業用藥成了一大威脅。

      在會議上的交流中,羅教授還意外發現了一種新的可以用來培植食用菌的樹種——紅麩楊,這種灌木不怕干、不怕淹、不怕死,種一畝面積的樹一年可產1萬斤的木屑,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羅教授表示將會在全國范圍進行大面積的推廣。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