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自家還得有個好項目!計生協會的“三結合”項目搞得好,確實走進了我們育齡群眾的心中!”一位正在養殖場工作的育齡婦女闡述著她們的心聲。
石潭鎮計生協會積極引導當地群眾轉變傳統家庭式養殖方式,通過流轉農村土地,把泥鰍養殖作為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項目,屯下泥鰍養殖場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對于很多人來說,位于石潭鎮屯下村的泥鰍養殖場是一處無名之所,然而這里的村民卻見證著它的發展和壯大,帶領群眾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走進養殖場,優美的生態環境,濃厚的宣傳氛圍,談笑風生的場景隨處可見。“現在,我們村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留下了很多的責任田沒人耕種,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把這些空閑的土地用來養殖泥鰍,還能賺下不少收入呢!”村民王大姐高興地說道,據她所言,今年她利用自家的空閑田地養殖泥鰍,每畝可以收入2萬余元,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據了解,屯下村的泥鰍養殖場占地十多畝,按照自愿互助原則,采取了“公司+農戶”的運作模式,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種苗供應、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回收銷售、分散生產經營,設施齊全、技術成熟,成品遠銷省外及韓國等地,巳形成一定規模。不僅帶動了本村及周邊二十多家計劃生育家庭勤勞致富,還成功解決了部分困難計生家庭的就業、經濟發展等問題。
如今,石潭鎮屯下村的泥鰍養殖基地、新莊村的油茶苗圃園、蓮花村的梅桂園等成規模的計生協“三結合”項目就有三家,較好地解決了育齡群眾就業問題,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正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