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蘇市石橋鄉楊樹村彭遠超家的樹苗田里,幾個工人正忙著修剪枝葉,該村的村干部也來學習經驗。
今年,由于受棉花市場價格影響,棉農們想方設法探索新的致富途徑。彭遠超利用自家門前有井有地的優勢,試著種植了8畝俄羅斯青楊,他購買了價值7000多元的樹苗,切成段,扦插了10萬多株。彭遠超現場給筆者算了一筆帳:“目前已經花去人工打杈費3000多元,當年的水電費、肥料費下來需要5000多元,每月都要打一次杈,經常除草、化控及病蟲害防治,一年下來成本大概5萬元,8畝地的純收入在10萬元左右。”望著拔地而起的小樹苗,彭遠超樂得合不攏嘴。據了解,該品種樹苗長大后參天林立,筆直茂密,是防風固沙的好幫手。
楊樹村村民程思光今年投資14萬元栽植了9.8畝3900棵白蠟幼苗,幼苗每棵直徑1厘米購價25元,生長期三年,第四年春天可出售白蠟樹苗,每棵售價預計200元以上,發展前景廣闊。這些樹苗育成后將在當地銷售,為綠化美化家園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