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種一畝玉米收入六七百塊,種高粱一千多塊。現在種辣椒畝產可以達到五六千斤,還有專業合作社以保護價收購,除干打凈每畝收入至少3000塊。”5月17日,古藺縣水口鎮來龍村五組村民張光友,望著自家長勢良好的1.5畝辣椒苗,心中又有了自己的“小算盤”,“今年效果好的話,明年還要多栽幾畝。”
“全村有31戶種植了“辣香三號”高產抗病的辣椒,共260畝。”龍村村支書鐘永芬介紹,定點幫扶該村的古藺縣團縣委多次來到村里走訪,因地制宜地提出調整產業結構、科學發展辣椒種植的思路。“種辣椒技術簡單易學,也不需要多少勞動力,在家的婦女、老人都可以做,兩三年時間脫貧致富不成問題。”鐘永芬說。村上免費組織微耕機翻田,免費提供農藥、肥料和地膜,專業合作社提供秧苗,負責技術指導,按保護價收購。“去年試種了幾分地的"辣香三號",從端午前后的辣椒青熟果可以一直采摘到重陽前后的老熟果,產量高,效益非常好。”鐘永芬說,明年來龍村辣椒種植面積將擴大到600畝,讓更多村民特別是貧困群眾通過發展產業脫貧。
水口鎮與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隔水相望,但隨著白酒產業的調整,該鎮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尋找適合赤水河干熱河谷地帶的產業,因地制宜發展了800畝辣椒,還規模種植了2000畝甜橙、3000畝楊梅、500畝脆紅李、500畝香桃,培育了百余戶肉牛養殖專業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