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對科技致富的期望,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渴望,就是綠富隆的奮斗目標。”昨天,記者走進北京綠富隆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上的一行大字格外醒目。按照約定,記者在延慶縣采訪到了綠富隆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張會臣。
初次見面,張會臣樸實的著裝和黝黑的膚色,頗讓記者感到意外。“咱在農村出生,干的是農業,經常與農民打交道,是個實打實的‘三農人物’。”張會臣幽默的開場白把現場氣氛變得格外輕松。
“綠富隆合作社依托的是全市唯一一家縣屬蔬菜種植、加工、生產、銷售一體的國有企業,已有32年的發展歷程。”說起綠富隆合作社,張會臣先談到了綠富隆公司。1988年,他從北京農校畢業后進入公司,從一名普通職工做起,挨村收過甜豆、荷蘭豆,干過公司團支書,一直到當上董事長,張會臣見證了公司發展壯大的整個過程。
“綠是綠色農業、綠色產業,富是富裕,隆指的是咱們延慶,因為延慶古時又稱隆慶州。綠富隆就是取‘用綠色農業來富裕延慶’之意。”張會臣饒有興致地解釋“綠富隆”三字的含義,并表示不管公司怎么發展,他都始終不會忘記初衷。
作為一家農業龍頭企業,為實現種植、加工、生產、銷售一體化運營,確保公司與農戶實現雙贏,綠富隆推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標準化”產業化運營模式。2005年和2007年先后在東龍灣村、東羊坊村分別建設了占地500畝、1000畝的兩個有機蔬菜基地,種植彩色甜椒、迷你黃瓜、綠菜花等數十種果蔬,圓滿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有機蔬菜供應任務。該基地不僅給市民提供了安全食品,也帶動了當地100多戶農民就業增收。
早在2007年,張會臣還牽頭成立了綠富隆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為農民提供種子、農業技術、標準化蔬菜種植等服務,目前入社農戶已達4000余戶,流轉和輻射帶動農業生產2萬余畝。該合作社還通過開展農超、農餐、農校、農企等多項對接,舉辦周末蔬菜進社區活動,開通時鮮快遞電子商務平臺、智能配送等銷售渠道,全力打造有機蔬菜品牌。
“打造安全蔬菜第一品牌是我們的夢想。”張會臣說,今后,合作社將充分發揮在技術、渠道等方面的優勢,縱向發展蔬菜種業等產業,橫向開拓有機蔬菜的國際市場、大眾市場,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