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西低碳農業進農家

       日期:2015-06-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83    評論:0    
     
      用農家肥種出來的蔬菜,味道純正,還能賣個好價錢。圖為我省農民在展示用農家肥種植的蔬菜。
     
      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農業“低碳生產”之路,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的同時,大力提倡農民施用農家肥——
     
      農業部日前表示,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
     
      隨后,關于化肥的話題隨之在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覺得,如今一些瓜菜沒有瓜菜味,是因為農民大量使用化肥,而化肥是靠不住的,有機農產品才是健康的。
     
      不可否認的是化肥對農業發展功不可沒,但是在化肥用量增多的同時,其對作物的質量效率卻在下降,甚至對生態環境帶來影響。近年來,由于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改變,人們開始關注有機食品和有機肥料,我省也在積極探索農業“低碳生產”之路。
     
      綠色食品走俏“火”了農家肥
     
      說起施農家肥,農民興致特別高:“雞糞比化肥有勁,還養地。”種地施化肥,地越種越薄,投入大,但收回的糧食和蔬菜還賣不上好價錢。豐產不豐收的教訓及綠色食品走俏,讓農民開始慢慢轉向農家肥。
     
      昔日農村隨處可見的廢棄物,現如今成了長治市黎城縣黎侯鎮農民農業生產的“香餑餑”。5月30日,在黎侯鎮北桂花村養雞大戶張俊玲的雞舍旁,幾位農民正在裝車運糞。主人張俊玲說:“以前,我們這個養雞場的雞糞要花錢請人來清理,因為嫌臟很難找到人。如今不同了,好多種植戶都爭著要雞糞。”問到一車雞糞賣多少錢時,張俊玲說:“都是鄉里鄉親的,賣啥錢,拉走算了!”
     
      “用農家肥種的西紅柿吃起來比較香甜有味,而街市售賣的西紅柿個大無籽,吃起來味道較差,這就是用農家肥與化肥最明顯的區別。”前去拉雞糞的蔬菜種植大戶范愛星說。他說:“我以前種地都喜歡用化肥,但化肥副作用大,污染土地,造成土壤板結,而農家肥藥效長、肥地,雖然肥效慢,但是生產出的農產品屬綠色食品,無公害且環保,還能增加產量,我種植的無公害蔬菜就看重這個。”
     
      在壺關縣境內,農民把豬圈、牛圈和羊圈里的農家肥清理得干干凈凈。“春耕的時候,我們這里到處都是村民們肩挑車拉一趟一趟往外運送農家肥,備耕的田間地頭,這兒一堆、那兒一堆都是農家肥。”店上鎮紹良村蔬菜種植能手楊牛忠滿臉笑容地說。
     
      隨著科學種田進程的加快,如今不少農民丟掉了積造農家肥的好傳統。針對這一現狀,近年來,我省大力倡導農業“低碳生產”,注重引導農民降低生產成本,在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的同時,提倡農民大力施用農家肥,這樣不但可以減少作物和果蔬的農藥含量,還能增強土壤肥力,改善土質,降低種地成本,順應農產品的“綠色種植”要求。為此,許多農民瞄準養雞、養豬大戶棚舍里的糞肥,與養殖戶建立起農家肥供求關系,定期上門清運糞肥,既解決了養殖戶糞肥污染問題,又降低了農作物種植成本,還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農業減“肥”不影響糧食生產
     
      “低碳種田”劃算嗎?農業專家算了一筆賬,現在不少城里人對農產品也進行“私人訂制”,技術人員通過給每塊田地“把脈問診”、配方施肥,指導農民“低碳化”管理,每到年底,許多客商及市民紛紛到農民家中采購蔬菜、水果,品嘗“低碳”農產品,價格最少翻了一番,農民稱:劃算得很!
     
      在武鄉縣石北鄉小良村的地頭,正在田里勞作的李梁玉指著土地對記者說:“這兩年用農家肥才把田養過來,前些年種田靠化肥,殺蟲靠打藥,投入越來越大,收入越來越差,一算賬還不如買著吃,種田不劃算,真想把田荒掉。現在一看,用農家肥種的瓜菜和糧食,抗病性強,銷路也好。”他還算了一筆經濟賬,他家8畝土地幾乎全部施用的是農家肥,只有少部分用的是化肥。一袋化肥得花100多元,而農家肥除了投入勞力,幾乎沒成本,況且農家肥比化肥效果好,農作物產量高,產出的都是無公害綠色產品,吃起來與上化肥的味道不一樣。去年,他家種的8畝谷子碾成小米后,不出門便被搶光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化肥用量都是先呈現快速增長、達到峰值后保持穩中有降或持續下降的趨勢,用量過多不僅增加了農業成本,也對生態環境帶來影響。現實中施用化肥在增加產量的同時,確實可能存在農產品質量下降的情況,如西瓜不甜、黃瓜不香等。那么,化肥減量是否會對糧食安全造成影響?據農業專家介紹,化肥減量特別是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的化肥減量,并不會對糧食安全造成影響,而且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有機肥的使用,還可以實現增效,更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推動肥料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廣新型肥料和科學施肥方法。
     
      “低碳農業”離我們并不遙遠
     
      如今“低碳種田”已成為鄉村種植戶的“首選”,大家都通過秸稈還田,爭相搶用畜禽糞便等作為農家肥,這種巧算“低碳賬”成了種植戶致富新時尚。 “科學種植”、“低碳經濟”等字眼已走入尋常百姓家。以往人見人煩的“農家肥”能成“一肥難求”,原因就在施用了農家肥后,作物不僅長勢好,改善了土質,還增強了地力,最主要的是種植戶和養殖戶通過搭臺形成了一個循環模式,美化亮化了環境,還實現了增收致富。
     
      在廣大農村,到處都有“農業低碳化”的文章可做。在新農村建設中推行“一池三改”,把沼氣建設與改廚、改廁、改圈結合起來,生活垃圾、牲畜糞便、作物秸稈發酵成沼氣,沼液可以代替農藥,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既變廢為寶,美化環境,又節省開支、增加收入,這就是典型的農業低碳化。采訪中,一位菜農高興地說,低碳農業的未來“美得很”。
     
      除此之外,無論是按照傳統的做法,把秸稈深翻到土壤里腐爛做基肥,還是把秸稈粉碎摻加畜禽糞便發酵后做生物質有機肥,或者將秸稈做原料,制作成各種類型的纖維板、燃料,都可以大大減輕對生態的破壞、對環境的污染。在我省的壺關縣,一畝玉米地產出的秸稈就可以壓制出半噸秸稈炭,1.3噸秸稈炭即可滿足一戶農民全年的取暖做飯所需。
     
      所以,在農業生產和生活中,無論是節地、節水、節肥、節種,還是節電、節油、節柴(節煤)、節糧,只要是可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增強土壤的固碳能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都屬于化解農業風險,發展循環農業、低碳農業最有效最現實的方式。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