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地羊產業發展出現價格下滑等新情況、新問題,寧夏回族自治區多個涉農部門積極制定應對措施,確保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據了解,今年,自治區已經投入專項資金15929萬元,解決養羊場和規模養羊戶棚圈建設、基礎母羊擴群、良種公羊采購及企業開拓灘羊肉高端市場等方面的補助,對穩定境內羊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4年下半年以來,受國內經濟下滑、進口羊肉沖擊、小反芻獸疫等多重因素影響,自治區羊肉價格持續下跌,與去年同期相比,目前跌幅近40%。加之飼料原料、人工工資等費用上漲,舍飼養羊成本增加,養羊經濟效益大幅度下降、母羊養殖戶已出現大面積虧損。據統計部門調查監測,第一季度,由于羊肉價格持續走低,群眾惜售,全區羊存欄同比增長5.5%、出欄同比下降0.3%;羊肉消費市場呈現低迷狀態,較去年年底下降5.3%。個別羊產業大縣羊只飼養、羊肉加工和銷售量均出現下滑,產業發展速度明顯放緩。當前,飼草料供給正處于青黃不接時期,一些養殖戶儲備不足,計劃加大出欄比例,減少養殖經營負擔,羊肉價格還有可能波動,羊產業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針對羊產業養殖規模小、技術水平不高、飼草料儲備少等情況,自治區以養殖園區、規模養殖場(戶)、合作社為重點,已建立節本增效示范點229個,覆蓋全區所有市縣。以中部干旱帶鹽池、同心、紅寺堡等灘羊核心產區為重點,通過登記建檔、生產性能鑒定,選育二級以上灘羊種母羊建立核心選育群;在自治區確定的3個灘羊種公羊繁育場,選育一級以上灘羊種公羊。嚴格按照灘羊選育技術路線,開展灘羊種公羊調換和選種選配,保持灘羊品種優良特性,穩定提高綜合生產性能。以道賽特、薩福克和特克薩爾等優秀公羊為主推品種,對本地灘羊、小尾寒羊基礎母羊群體進行肉羊雜交改良。充分利用引進肉用種公羊體型大、產肉多、生長速度快,小尾寒羊多胎和灘羊肉品質好的優點,開展二元或三元雜交改良,提高肉羊生產水平。
通過加強技術指導、培訓,實行精細化對標飼養管理,降低養殖成本。創新產業發展扶持模式。鼓勵各地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堅持產業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相結合,吸引社會資本廣泛進入養殖環節,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鹽池縣、靈武市已分別籌措資金4000萬元和1000萬元,建立了羊產業發展基金,用于加工企業、規模養殖場(戶)、合作社貸款擔保和風險補償,撬動銀行以1∶6~1∶10的放大倍數提供信貸,緩解了產業發展資金短缺的問題。
強化品牌宣傳。積極組織參加農交會等國內知名展覽會,拓展“寧夏羊肉”的品牌影響力。努力發展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產業,在鞏固傳統營銷模式基礎上,引進了順豐優選、淘寶等電商,探索電商直銷、直供等新型營銷模式,擴大對外市場份額。通過加強市場監管。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嚴防注水肉、復合肉等進入境內市場;加強清真定點屠宰場管理,嚴厲打擊私屠濫宰、走私羊肉等違法行為,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支持現有屠宰企業擴大規模、提升品質,增強外銷能力;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新建屠宰加工企業,提高羊肉產品加工能力,減少運輸、流通等環節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