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書生養雞路

       日期:2015-07-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46    評論:0    

     18年前,他是瀘溪縣高考文科第一名。大學畢業后,他舍棄了在城里創辦的公司,毅然回到了家鄉養雞。如今,他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雞大王”。

      他就是姚瑋。

      6月底,記者來到位于瀘溪縣浦市鎮麻溪口村的林野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見到了姚瑋。這是一個瘦瘦的、斯斯文文的男生。那副黑框眼鏡為他增添了幾絲書香卷氣,依稀可見當年風采。

      從“米桶”跳到“糠籮”

      2001年秋,成績優異的姚瑋從重慶大學國際經濟專業畢業后,進入長沙證券公司工作。2003年,他在重慶成立了兆文電腦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電腦銷售和組網,每年營業額100余萬元,純利潤達30余萬元。

      但姚瑋并不“安分”,總覺得這還不是他所喜歡的生活,想再來一次創業。

      姚瑋很愛吃雞蛋。回家過年時,他了解到,家鄉人所吃的雞蛋基本上是從湖南桃源和河北販進的。他便動了回家養雞的念頭。

      姚瑋的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極力反對。媽媽說:“你好不容易讀書跳出了農門,事業發展得好,現在卻想回來養雞。這不是米桶跳到糠籮嗎?”

      但姚瑋認準了。2010年底,他回到了瀘溪。

      創業受挫從頭再來

      從考察場地到搭建雞棚,從修通公路到安裝機電,從打井取水到購置設備,姚瑋磕磕絆絆,走了不少彎路。由于缺乏飼養技術,姚瑋購進的第一批雞苗1000只,最后只剩下10多只。

      這一回合,他花了60多萬元。

      面對打擊,姚瑋并沒有退縮,刻苦研究飼養技術,又購買了第二批雞苗1000只。終于,800多只雞成功存活。但新的苦惱擺在他面前:每天只有10多只雞下蛋。

      “這些錢多半是從親戚朋友那里借的。家里人埋怨我,說我養雞不僅丟了面子,還欠了一屁股債。愛人也常常跟我吵架。那時候,壓力非常大。”姚瑋回憶說。

      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發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專業技術人才。

      其后,他跑遍了自治州各個縣市,最終在古丈縣請到了技術員。他一口氣購買了5000只雞,在技術員的照料下,這些雞大都順利長大,產蛋率達90%以上。

      姚瑋馬不停蹄,四處銷售。他先到附近的白沙、浦市的各個菜市場推銷雞蛋,送貨上門。因雞蛋新鮮,可以賒賬,很多商家愿意買他的雞蛋。慢慢地,他的公司業務遍及了瀘溪13個鄉鎮。

      天有不測風云,2013年,禽流感襲來,養殖場的雞蛋滯銷,1萬只雞被掩埋處理。

    2014年7月,又是一場洪災。養殖場全部浸泡在洪水里。洪水退去,一片狼藉……

      他的事業遭受了重創。

      此時,瀘溪縣扶貧辦送來了20萬元現金和一個鋼架棚,移民局送來了2萬元救災重建資金,縣計生局幫他貸了4萬元無息貸款。這些援助,點燃了他的希望之火。

      重整旗鼓,從頭再來。如今,姚瑋的兩個養殖場養殖規模達到6萬只,日產蛋5萬枚左右,日產日銷,年產值600余萬元。業務覆蓋瀘溪縣及自治州的雞蛋市場,并成為瀘溪中小學學生營養餐的指定供給商。姚瑋也被評為自治州“創業先鋒先進個人”、瀘溪縣“優秀創業青年”。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