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西瓜不好賣,我這車西瓜已經賣了好幾天了,還沒有賣完呢。"昨日,在位于太原市新建路的一處人行天橋邊,正在販賣西瓜的攤主王泰中告訴記者。今年入夏以來,和以往新疆西瓜一統天下不同的是,陜西瓜、河北瓜、山東瓜、本地瓜紛紛涌入我市,一場"西瓜大戰"就此上演。然而,雖然天氣異常炎熱,但我市西瓜市場卻分外"清涼",不但銷量比去年低了10%以上,價格也比去年同期低了不少。
山東瓜占據主流
“新鮮的山東西瓜,1塊錢1斤,保沙保甜。”還不到早上8時,王泰中便開著西瓜車,在位于桃園南路的一個露天農貿市場內吆喝起來。“我從6月初,就開始進山東西瓜了,這已經是第四車了。”他告訴記者,“剛開始的時候,批發市場都是山東西瓜,你想賣別的都沒有。”
和去年新疆西瓜一統天下不同,今年剛剛入夏,來自山東的西瓜便大量涌入我市。一時間,各個水果銷售攤點,經銷的除了還沒有賣完的海南西瓜以外,幾乎全部都是來自山東的西瓜了。據一位姓陳的西瓜經銷商介紹,今年南方春季氣溫偏低,導致海南、廣西等地西瓜成熟期晚。“一般到了6月份,海南西瓜就會下市。但今年,6月初的時候,市面上還有不少海南西瓜。然而,大量山東西瓜涌入太原后,迅速將海南西瓜擠出太原市場。”
至于為什么山東西瓜會占據太原市場,一位攤主道出了實情:“關鍵是山東西瓜大量上市的時機非常好,正趕上其他北方西瓜還都沒有成熟,而海南西瓜已經快要下市了,整個市場正處在空缺期。那幾天,太原的幾個批發市場內,一車車的山東西瓜使勁兒地往里運。”此外,與每公斤4元的海南西瓜相比,每公斤2.4元的山東西瓜在價格上有著明顯的優勢。而這個價格,我市往年的6月份,是根本沒有過的。
河北瓜半場拼殺
趕走海南西瓜后,山東西瓜還沒在太原市場站穩腳跟,就受到了更加猛烈的價格沖擊。“一開始,西瓜還賣得不錯,但到了6月下旬,河北西瓜把西瓜價格一下子拉了下來。”王泰中說,“今年夏天天氣炎熱,北方各地西瓜都成熟比較早,而且產量還很大,所以就到處找市場。”
為了和山東西瓜搶占市場,河北西瓜打起了價格戰。“和山東西瓜相比,河北西瓜在運輸方面成本更低。”王泰中說,“到了6月末,山東西瓜的價格也就是2元每公斤,河北西瓜更是賣到了1.6元每公斤。”
在賽馬場附近,記者遇到一位從河北來太原銷售西瓜的小伙子。“這瓜是自己家里種的,沒有經過二道販子,所以便宜一些。”他告訴記者,最近幾年,鄉里一直鼓勵老百姓種西瓜,他家也種了好幾畝西瓜。沒想到下了工夫種出來的西瓜,卻咋也賣不出去。無奈之下,只好自己開車出來銷售。
與山東西瓜的大規模不同,河北西瓜在我市銷售始終處于“散兵游勇”狀態,雖然價格較低,但仍無法穩定地進入水果零售市場,只能以游商的形式在街邊銷售。
本地瓜處境尷尬
“我們都是太谷人,這可是正宗的本地瓜,太原人就應該吃本地瓜。”在康樂街附近,幾位開著微型汽車的賣瓜人半開玩笑半無奈地說。以往,以太谷西瓜為主的本地西瓜都是在7月末才大量上市。但今年,由于氣溫升高,不少成熟較早的本地西瓜也紛紛進入太原市場。然而,在正規軍(山東西瓜)與游擊隊(河北西瓜)的兩面夾擊下,本地西瓜處境非常尷尬。
據了解,由于種西瓜賺錢不多,太谷很多瓜農已經放棄種植,這導致本地西瓜的產量較小。“產量小,就形不成規模,成不了規模,就很難批發。從去年開始,批發市場上基本上就見不到本地西瓜了。如今,批發市場主要是以山東西瓜和陜西西瓜為主。”在位于水西關街的太原果蔬批發市場內,業務科張科長告訴記者。此外,由于價格與河北西瓜相差無幾,也讓本地西瓜難以像往年一樣,依靠低價格占據低端市場。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本地瓜都面臨銷售難的問題。在長風街上,記者見到一車個頭、樣子都與印象中的本地產品迥然不同的西瓜。然而,旁邊的攤主卻大聲吆喝著:“本地西瓜,賣本地西瓜啦!”經問詢,記者才了解到,這些西瓜是太谷瓜農與山西農科院合作的新品種。“來,買一個嘗嘗,口感不次于外地西瓜。”攤主說,“這西瓜賣得非常好,我都已經賣了三車了。”
陜西瓜瞄準高端
在水果批發市場內,一家西瓜批發店引起記者的注意。這里存放的西瓜并沒有像其他店內的西瓜一樣,隨意地堆成一堆,而是將西瓜裝入紙箱內,再將紙箱一層層地擺好。攤主告訴記者:“這是陜西的無籽西瓜。”
據業內人士介紹,去年壟斷我市西瓜市場的新疆西瓜,其實大部分都來自陜西。“最早的時候,確實是新疆西瓜,靠著口感好,迅速占領了太原市場。”這位業內人士說,“但新疆西瓜成本太高了,離太原這么遠,光運費就得花多少呀!后面,口感差不多的陜西西瓜于是就打著新疆西瓜的旗號進入我市。”
今年,面對咄咄逼人的山東西瓜,陜西西瓜一改去年大面積鋪貨的做法,轉而瞄準了高端市場,于是無籽西瓜成了陜西西瓜的主打品種。和山東西瓜每公斤2元相比,陜西無籽西瓜的批發價格就達到了每公斤3.2元,明顯貴了不少。不過,這位批發商認為陜西西瓜還是有競爭力的。“我們的西瓜口感要比其他西瓜好得多,而且因為西瓜籽少,更受市民的喜愛。另外,西瓜個頭都不大,不但適合家庭食用,而且花費算下來也不算太貴。”
西瓜銷量遇“寒流”
雖然,我市西瓜市場上品種眾多,更難得今年夏天氣候炎熱,但原本應該熱銷的西瓜卻面臨滯銷。在太原果蔬批發市場內,往年每個批發點堆滿西瓜,大車運進來,小車運出去的繁忙場景并沒有出現。整個批發市場人員稀少,一位無事可做的批發商甚至玩起了手機。看到記者詢問價格,他有氣無力地說:“山東瓜,1塊錢1斤。”發現記者無意購買時,他有些急了,指著門外一堆有些傷痕的西瓜,朝記者說道:“這些瓜5塊錢一個,沒有比這更便宜的了。”
太原果蔬批發市場業務科張科長說:“保守地說,今年西瓜的銷量比去年低了5%至10%。”而在市場內,一位批發商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我一天要批發十幾噸的西瓜,一車西瓜30噸左右,最多兩天就賣光。但現在,一車西瓜三天都不一定能賣完,銷量降了近20%。”
飯店果盤“瘦身”了
價格比往年低,天氣比往年熱,為什么西瓜就這么不受太原人喜歡呢?太原果蔬批發市場業務科張科長認為:“我市的餐飲業一直是西瓜消費的大戶,但今年,因為餐飲業整體蕭條,對西瓜的需求大減,使得西瓜銷售只能全靠零售。”
據了解,我市飯店對西瓜的消費主要集中在高檔飯店餐后給顧客贈送的果盤,但近兩年來,我市十多家高檔飯店停業、轉行,使得果盤消費銳減。“在夏季,基本上每桌贈送的西瓜在一斤左右。”曾經在一家規模不大的特色口味飯店服務過的趙女士說,“當時,我們飯店只有十來張桌子,客流量并不多,一天西瓜的消費量大約也就是在60斤左右。”據趙女士介紹,因為客流量太少,這家飯店在今年初改了行。
除了關門的飯店以外,為了減少成本,一些中檔飯店也悄悄將果盤取消。“往年,我們確實是贈送果盤的。”在新建路附近的一家飯店內,服務員告訴記者,“但今年,我們飯店主打低價菜,為了減少成本,已經把果盤取消了。”
此外,西瓜在零售方面也受到其他水果的競爭,進一步減少了銷量。在府東街一個流動水果攤前,正在挑選桃子的市民劉女士說:“往年這個時候,水果只有西瓜最便宜,所以才經常買西瓜。但今年,各種水果都很多,而且價格也不貴,自然不買西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