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宛城區黃臺崗鎮大夫莊村農民代付軍,20年來癡心養雞,從1992年飼養50只雞娃開始,發展到現在投入資產1200多萬元、流轉土地600畝,飼養蛋雞30多萬只,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
近日,記者來到代付軍的凰臺崗養雞場參觀。一進雞舍,猶如進入一個現代化的車間,這里整潔有序,基本上聞不到雞糞味。問其原因,代付軍告訴記者,這全歸功于雞場里的自動化設備,它能夠自動供水、自動供料、自動清除雞糞、自動撿雞蛋,雞糞在清掃的同時用清水再沖洗一遍,外加上雞舍內安裝了大型排風設備和用于調節室內溫度的水簾,所以就聞不到雞糞味了。
據了解,代付軍高考落榜后,開始養雞,并潛心鉆研養殖、防疫技術,多次參加養殖培訓班。由于他勤奮好學,掌握了一套引進品種、防疫、管理和銷售的技術。2005年,他的養雞規模擴大到2萬只,當時面對禽流感盛行,散養蕭條的境況,他決心要改變傳統的飼養模式。同年11月,他到青島參加中國畜牧業交易會,當他看到韓國的自動化蛋雞生產線,一個人可以養3萬只雞,還節省土地、人力時,眼前一亮。可引進該設備需要150萬元,而他當時手里只有60萬元,他發愁了。沒想到韓國老板和他交往后,被他的執著和誠信打動了,答應他分期付款。養雞場用上自動化設備后迅速發展起來。
說起今后的發展,代付軍說:“我作為一個普通農民,養雞富了,更要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讓更多的農戶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