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記者從省農機局獲悉,全省夏收作業全部結束。今年我省小麥機收率達97.7%,作業進度比去年提前5天左右。從各地打收情況看,小麥產量增幅明顯,單產有望再創紀錄。
今年全省小麥收成明顯好于上年。農情部門測算,決定小麥單產的三要素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實現一增兩平:畝穗數為30.18萬穗,比去年增加0.2萬穗;穗粒數為25.9粒,千粒重預計為39克,均與去年持平。預計小麥單產為259.1公斤,可比上年增加3公斤左右,有望再次刷新紀錄。
適宜的氣候條件和有力的科技支撐是夏糧豐收的主要因素。本季小麥播前雨水充沛,底墑、表墑均處于較好水平,較好的播種條件為豐收奠定基礎。今年立春后,麥區降水相對充足,小麥借此順利返青。而在小麥起身拔節關鍵期,降雨量同樣不少,促進了小麥苗情向好。同時,本季小麥優種推廣率達到90%以上,對小麥增產形成利好。我省還推廣了旱地寬窄巷探墑溝播、地膜覆蓋、配方施肥、保護性耕作等小麥栽培技術,對小麥增產作用明顯。
我省小麥聯合收割機保有量已增至1.2萬臺。今年夏收期間,全省日均投入聯合收割機5000余臺,小麥基本實現“成熟一片收割一片”。機具增加使夏收進度明顯加快,今年作業期比上年縮短了5天左右。省農機局統計,今夏全省共收獲小麥1013萬畝,其中機收面積990萬畝,機收率達97.7%。同時,夏收期間還完成玉米、豆類復播627萬畝,其中機播玉米511萬畝、豆類78萬畝,機播率達到94%。信息化水平提高也加快了夏收進度。各市在夏收期間成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93個,發布“三夏”跨區作業手機短信8.5萬余條次,有效提高了小麥機收效率。
另外,農機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夏收主力軍。目前,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社已超過2000個,他們一般采用訂單式作業,小麥成熟前即與農戶簽訂機收協議。省農機局生產處處長令狐北久認為,“訂單作業”有效提高了作業效率。而且,“訂單”讓農機專業合作社形成了清晰的作業區域和合理的服務半徑、固定的服務對象,因此機收效益相對穩定,機收進度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