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記者從省農業廳了解到,河南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逐漸成長為全省農業生產和經營的主力軍。截至今年6 月底,全省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合作社達10.4萬家,入社農戶420多萬戶,占農戶總數的21%;家庭農場1.97萬戶,規模種植大戶3.9萬家。
近年來,省政府先后兩次出臺促進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的意見,大力培育和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目前全省農民合作社已覆蓋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其中從事糧食生產的有31370家,農產品銷售、加工、運輸和儲藏的有16751家,提供農業生產經營技術、信息等服務的有20677家。
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劉明星介紹,經過前期的發展壯大,一些有實力、處于產業鏈不同環節的農民合作社,選擇升級組建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實現資源優勢互補,以謀求更大作為。比如,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機、種植、植保等合作社聯手,通過強強聯合實現“強筋壯骨”。
記者了解到,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是河南省實施土地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的有效載體。他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3783萬畝。其中,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合作社和規模種植大戶經營耕地面積超過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