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四季有景。”這是永樂鄉的特色。近日,筆者來到永樂鄉,道路兩旁目光所及之處全是桃園,紅紅的桃子掛滿了枝頭。
據了解,永樂鄉的萬畝桃園中,艷紅桃有6000余畝,今年產量將達9000噸,預計產值將達3000多萬元。從現在起,采摘期將持續一月。
目前,永樂鄉還引進了京艷桃、久保桃、晚白桃等品種,達到二十幾個品種。這延長了桃子的采收期,每年5月到10月,到永樂鄉都有不同品種的桃子吃。因為產量足、品質高、名氣響,艷紅桃并不愁銷,每天都有來自云南、四川等地的商家收購桃子?;诖耍罉粪l每年還舉辦桃園文化節,開展系列活動,吸引游客。
依托桃子的種植,永樂鄉幾乎每家每戶都走上了致富路。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永樂鄉桃子還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從1999年舉辦第一屆桃園文化節以來,經過近13年的發展,永樂鄉目前共有大型旅游接待山莊6家,可接納各類游客1000人以上;農家樂接待點10余個,可同時接待游客800人。
除每年向貴陽市民供給桃子,永樂鄉日常的蔬菜供給一點也不落下,因此,被譽為貴陽市的“果盤子”和“菜籃子”。據永樂鄉副鄉長何仕林介紹,永樂專業菜地有3628畝,糧區菜地7000畝,蔬菜播種面積2.7萬畝次,年產量6.5萬噸。
除了日常的批零兼售外,如何能讓永樂鄉的果蔬銷得更遠、訂單更多?這是永樂鄉政府以及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們思考的問題。為此,永樂田園生態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微信里推出了“農林產品掌上服務中心”公眾號,設有平臺功能、供求中心兩大板塊。其中,平臺功能板塊設訂單查詢、供貨查詢兩個功能;供求中心板塊設貨源入口和訂貨平臺兩個功能,貨源涉及糧油、果蔬、花卉、林產品、畜禽類、水產品及其他農副產品。
綠寶石農業合作社的黃美玲也有類似打算。她告訴筆者,只有通過電商平臺大力推廣和宣傳,永樂鄉優質農產品才能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目前,黃美玲正積極籌建永樂鄉電子商務協會和電商運營服務中心,“希望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依托,采取網絡銷售的方式,擴大銷售面,提高銷售量,增加農戶收入。”未來,綠寶石農業合作社還將推出私人定制業務,通過網絡精準尋找客戶群體,然后采取客戶先下單,再有計劃種植蔬菜的模式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