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沛水產基地的養殖車間里流水聲不斷,這是水循環凈化處理系統在不停地運轉。與傳統的露天坑塘養殖不同,這里采取的是高密度養殖。九百多平方米的養殖車間內,共有十一座玻璃鋼砌筑的圓形水池,每個水池都有管道與水循環處理設備相連。水池中養殖的虹鱒魚正在歡快地游動,幾乎每條都已經長到了兩斤左右。養殖基地總經理宋少奎介紹說:“現在的養殖密度是每方水六十斤以上,這種養殖情況下一畝地的養殖產量相當于普通池塘養殖的六十畝到七十畝。”
俗話說,養魚先養水。傳統的露天坑塘養殖因為蒸發量大,需要定期補水。養殖周期一過,還要清空池塘,清理池底淤泥,再重新注入新水,這樣周而復始的運轉對水源的消耗是比較大的。而豐沛水產基地里的養殖水體經過過濾、微生物降解、紫外線殺毒等環節,可以反復利用。基地技術指導,天津農學院教授陳成勛說:“這是封閉完整的循環水養殖系統,第一步是過濾,過濾主要是魚的糞便和殘餌。再進入下一步就是生物濾池,對氮、磷進行降解。再出來進入消毒過程,采用是紫外消毒,紫外消毒后再流回養殖池。這樣就等于把水體里殘剩的有機物、固形物、溶解性的營養鹽降解掉了,和水源起初進水時的水平接近一致了。”
在凈化處理環節,會排出少量含有魚類糞便和餌料的廢水,這些都沒有浪費,因為水里富含氮、磷等元素,用來澆灌蔬菜就是最好的有機肥料。養殖車間的旁邊就是四十畝蔬菜大棚,里面種植的各類瓜果蔬菜都是長勢旺盛。宋少奎說:“那邊的廢棄物這邊正好用,種的西紅柿、黃瓜、豆角,你看這些都是用的那里邊排出來的帶有有機物的水,吃著肯定就好吃,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咱們是管道灌溉,它省水,前些日子那么旱,我們這一開嘩嘩就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