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竹縣立足川東渝北區域,全力建設川渝特色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和供應基地,傳統優勢特色農業生產有聲有色,農民每年人均純收入達9400余元。在每年的成都西博會和重慶渝洽會上,大竹縣展臺的東漢醪糟、苧麻產品、香椿食品等特色農副產品都深受遠近客商青睞。該縣東柳醪糟公司系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生產的醪糟、湯圓粉子系列產品,暢銷全國各大城市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萬噸醪糟自動化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3萬噸,年銷售收入約6億元,帶動全縣農民種植糯稻10萬余畝。
從2012年起,大竹縣重點建設國道210線產業示范帶,創建廟壩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抓好苧麻、香椿、糯稻三個“優勢產業”,培育壯大蔬菜、生豬、秦王桃、“黑色類”產品、竹、核桃、白茶等七個“重點產業”。同時,針對每一種特色農產品,該縣均建有相應的加工類企業,其中食品加工類企業達112家,規模以上企業有10余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4家。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全縣集中建立產業化基地50萬畝,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51家。在此基礎上,大竹縣上加大對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培育力度,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努力尋求與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大院所合作,提高招商項目履約到位率。
大竹縣將進一步提升“中國苧麻之鄉”、“中國醪糟之都”、“中國香椿第一縣”等特色產業美譽,繼續做大特色農業基地,不斷提升農產品加工企業產能,構建以新型工業為主導、現代農業為基礎、現代服務業為新增長點的現代產業體系,力爭全縣糧食總產量年均達58.8萬噸以上,油料作物總產量年均4.5萬余噸,蔬菜總產量年均約50萬噸,真正成為川渝兩地新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和供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