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市政府獲悉,近年來,昆明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打造立體式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市縣鄉政府層層簽目標責任書
昆明市連續多年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10項惠民實事”,健全機構,在市、縣兩級全部重新組建食品安全委員會,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在原有24家成員單位的基礎上,增加民政、住建、滇管、水務、林業、紅十字會、供銷社7家單位,成員單位增至31家。同時,今年全市重點打造立體式目標管理體系,首先,將選擇食品監督檢查覆蓋率、食品案件查辦、食品監督抽驗數這3項最能反映食品安全監管情況的指標,列入縣區、開發(度假)園區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同時,市、縣、鄉政府層層簽訂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此外,市政府與31家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分別簽訂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以落實責任為重點,著力構建起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監管體系。
建立50個蔬菜標準化示范點
目前,全市通過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單位、量化分級管理、完善企業信用檔案制度等多種形式,提升了企業“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全市已成功創建1個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區(盤龍區)、6個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區)、14條示范街、36家示范店。全市有效期內“三品一標”(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已達99家,產品212個。云南名牌農產品17家,22個農產品。
全市已建立50個蔬菜標準化示范點,制定完成8個蔬菜大類65個蔬菜品種的綠色安全生產技術規程。全力推進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目前,持證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比率達到93.5%,其中學校食堂量化分級比率達到99%以上。
批準設120個食品藥品監管所
為理順部門職責和監管機制,去年底,全市基本完成了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基層食品監管網絡,全部鄉鎮按“一鄉一所”要求設置了食品藥品監管所。截至目前,全市已批準設立120個鄉鎮(街道)食品藥品監管所,除所有116個鄉鎮外,經開區、高新區、度假區、石林縣各增設1個食品藥品監管所。此次改革解決了食品監管多頭管理、體制不順等問題,形成了相對集中統一、主輔分明的模式,避免了同一個事情多個部門都管或者都不管的現象。
為解決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力量不足的問題,今年上半年,在12個縣區政府機構改革中啟動工商、質監、食藥監管“三合一”組建市場監管局的工作。目前,宜良縣和呈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掛牌,其他縣區的改革正有序推進。
151個節點納入肉菜流通追溯體系
今年6月,昆明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在云南省食藥監管系統中首家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現場評審,目前正推進二期工程建設。同時,啟動農業部昆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宜良、石林、尋甸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實驗室,石林縣食品藥品檢驗所標準化建設試點等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項目建設,著力提升食品檢驗檢測能力。
在提升監管信息化水平方面,昆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與追溯平臺已建設完成并投入應用。全市正全力推進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目前已納入追溯節點151個,其中屠宰場4家、批發市場1家、超市65家、菜市場56家、團體單位25家。
此外,還組建了昆明市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構建全市統一高效的食品投訴舉報體系,打造“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