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公布的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中,經濟持續斷崖式下滑的山西再次受到各界關注。為走出煤炭困局,市場也在倒逼山西能源企業另謀出路。近日,記者從“關于成立山西國新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論證會”上了解到,山西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將進軍中藥材產業,打造山西最大、全國知名、輻射亞洲的中藥材生產基地和銷售網絡。
今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的指導規劃后,中醫藥健康服務的利好政策頻出,激發了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山西省農業廳副廳長劉志杰表示,近年來,人們對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大批企業轉做食品等第三產業。中藥材作為一種特殊食品,橫跨食品、保健品和藥材三大板塊,市場空間巨大,預計2015年我國中藥飲片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1879.1億元。國新能源將中藥材產業作為利益共贏的聯結點,不僅能為能源行業和中藥材行業注入新鮮血液,而且進一步拓展了山西經濟發展的業態空間,對該省調結構、轉方式、拉動地區經濟增長和促進社會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國新能源董事長梁謝虎介紹,國新能源將聯合山西瑞星醫藥有限公司、山西龍城富通生物產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山西國新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山西特有的中藥材資源,以推動農業現代化為導向,重點致力于中藥材種植、中藥材飲片加工、中藥材保健食品開發、中藥材集散地建設等中藥材類產品業務,努力成為中藥材種植、研發、生產、銷售四位一體的新型綠色經濟體。
作為全國中藥材資源大省和重要產區,山西中藥材的種類、數量、種植面積和產量均處全國前列,具有發展該產業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品牌競爭優勢。目前探明的中藥材種類1116種,植物、動物、礦物類藥占全國收載中藥材數量的25%,8味被列為道地藥材,連翹、黃芩、黃芪、柴胡、黨參、遠志等多個品種在全國中藥材市場占有較大份額,甚至決定全國藥市行情。此外,由于大部分藥材產地海拔高,病蟲害發生輕,資源污染少,有機肥源充足,因此,產出藥材藥用成分含量高,品質優勢明顯。
同時,與會專家認為,山西也是中藥材產值弱省,藥材種植、飲片加工、中藥制劑的發展均顯粗放、落后。據相關資料顯示,2013年全國中藥材銷售470億元,四川、吉林、遼寧、甘肅等省份中藥材產值均超過70億元。而山西銷售總額僅5億元,占全國的1%,排在第18位。根源之一在于市場體系建設滯后,而中藥飲片加工龍頭企業少、總產值小、特色品種少、缺少大型藥材交易市場和集散中心是制約山西中藥材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未來,山西國新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將填補這一空白,在全省行業內起到龍頭引領作用。
據了解,以燃氣、煤炭運銷、貿易三大產業為主的國新能源在轉型路上早已先行先試。其前身是專營煤炭運銷的山西省鄉鎮煤運集團,2008年煤炭形勢一片大好之時,率先轉型燃氣行業,致力于氫氣、頁巖氣等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逐漸成為氣化山西的主力軍和中國企業500強之一,2013年在燃氣板塊成功上市。在該企業推動下,山西全省實現氣化率42%,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目前,許多煤企轉型動力不足,國新能源獨樹一幟,此次布局中藥材產業可謂“梅開二度”,將加速企業轉型,實現業態板塊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