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塔里木馬鹿之鄉--沙雅,現在,飼養馬鹿的堅守者越來越少。沙雅縣古力巴克鄉的塔里木馬鹿養殖戶秦炳澤對此感到痛心。“好多人都不養了,可我舍不得。從我小時候記事起,我家就養著好多馬鹿,幾十年了。”秦炳澤帶記者走進了他的農家小院,除了一排低矮的平房,其他大部分地方,都被老秦整理出來養馬鹿了。
養馬鹿的越來越少
隔著柵欄,一頭頭塔里木馬鹿探出腦袋,警覺地望著新來的客人。它們頭上的鹿茸前不久剛剛被割取,新的鹿茸還沒有長長。
“我都用柵欄圍好了,地方不大,是小圈養,總共也就3畝地吧,養了20多頭馬鹿。”即便如此,在沙雅,秦炳澤飼養的馬鹿數量并不算少。目前,沙雅的馬鹿養殖戶一共只有150多戶,馬鹿存欄量在1000頭左右。
回憶起當年馬鹿養殖業的輝煌,老秦滔滔不絕:“上世紀90年代,在沙雅可是家家戶戶都養馬鹿啊,塔里木馬鹿之鄉的名號真是名不虛傳,那時候沙雅飼養的馬鹿起碼在5000頭以上,可是現在養馬鹿的農戶少多了。”秦炳澤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忍不住搖搖頭。
2005年以后,由于受到新西蘭等鹿茸產品市場的沖擊,馬鹿茸價格也下跌了不少。在沙雅,一般農戶的養殖規模也就兩三頭,養馬鹿需要較高的飼養技巧,在農忙的時候,很多養殖戶顧東難顧西。而更為要命的是沙雅馬鹿產業整個營銷平臺建設的滯后,供銷對接很不順暢,產品賣不到外地,很多農戶就選擇了放棄。
做大做強特色品牌
念舊的秦炳澤有一個夢想,就是要重振塔里木馬鹿之鄉的威名,把沙雅的馬鹿養殖業發揚光大。他始終相信,馬鹿養殖業是一個非常賺錢的行業。
秦炳澤說,塔里木馬鹿和其他的鹿種不太一樣。由于沙雅塔里木馬鹿生活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邊緣,沙漠地帶氣候和塔里木河流域特有的以耐鹽堿抗干旱植被為主構成的荒漠草場,使其具有不同于其他鹿種的珍貴的藥用價值,鹿茸的外形質量、藥效都要高于其他鹿類。
“馬鹿渾身都是寶,經濟價值高著呢!這兩年,我跑了很多地方,市場需求量很大,很多人看了我的產品,想大規模訂購,可沙雅的馬鹿卻不多了。”老秦頗有感觸地說道。
現在逐漸回升的市場價格也讓老秦興奮。“巴掌大的一塊馬鹿皮,也能賣到幾十元,500克一瓶的鹿血酒,可以賣50元,一頭馬鹿的血,可以調制出幾百瓶鹿血酒,鹿肉可以賣100元錢一公斤,一頭馬鹿有100多公斤,鹿茸一公斤也能賣2600至2800元。你說一頭馬鹿能值多少錢?”
“現在的情況是養殖戶少,存欄量小,產業規模經濟難以發揮,養殖模式也比較粗放。”秦炳澤認準了做規模化的養殖和產品的深加工是他未來發展的方向。
嘉興援疆干部的幾次到訪讓老秦心里更加篤定。針對當地野生馬鹿馴養產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嘉興援疆指揮部正積極爭取援疆資金用于解決馬鹿養育環節的技術問題并提升馬鹿產品的科技含量,做大做強塔里木馬鹿之鄉的特色品牌。
“前期我們也做了調研,沙雅馬鹿養殖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其馬鹿產業發展還有較大的潛力和空間,推動產業、帶動就業也是新三年援疆工作的重點、難點所在,發展好馬鹿產業,完全可以作為促進沙雅農民增收的一個有效途徑。”嘉興市援疆指揮部負責人表示。
此刻,站在柵欄前的秦炳澤仿佛已經看到了塔里木馬鹿之鄉的未來,充滿了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