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西:水果豐產為何不“豐收”

       日期:2015-08-3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38    評論:0    
     

      8月中下旬,伴隨著水果進入成熟期,各種時令水果大量上市。本應該是果農收獲的日子,然而,萬榮縣果農高博瑞卻犯了愁。“今年蘋果、毛桃產量都高,可價格卻比往年低。”高博瑞告訴記者,去年的毛桃市場收購價格高達2元/500克左右,而今年的收購價格卻被“攔腰”砍去一半都少人問津。嘎啦蘋果的行情也不及去年,今年運城臨猗地區嘎啦蘋果每500克收購價格在0.8-1.3元,去年同期價格為1.0-1.5元,價格下滑0.2元,下滑幅度在13.3%-20.0%。
     
      豐收沒有給果農帶來期待的收益。究其原因,當前水果生產結構不夠合理、產銷銜接不夠順暢、沒有技術保障以及品種選擇都是主要因素。
     
      果農:豐產卻遭遇不“豐收”
     
      我省臨猗、萬榮縣的嘎啦和美八蘋果的種植面積達到2000萬畝以上,這里每年8月份云集著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的客商,給當地的老百姓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8月23日,在臨猗縣北辛鄉北辛村崔青云家果園里,記者看到滿園果實累累,果農卻愁眉不展。崔青云告訴記者,每年的8月5日到8月25日正是嘎啦蘋果成熟的高峰期,往年到了蘋果成熟的季節,老百姓把采摘下來的蘋果放在地頭,自然有客商來收購。可是今年果農把蘋果拉出去到處找客商的收購點。上市早的美八和嘎啦蘋果起步價比往年偏低五六毛錢,往年的平均價都在兩塊錢左右,而今年的平均價格在一塊二三左右。
     
      在大馬路上,大多都是開著三輪車的果農,拉著蘋果到處找客商和收購嘎啦蘋果的收購點。一位小伙子告訴記者,有的老百姓半夜就開始在收購點上排隊,有的果農常常因為沒有按規格和客商收購的標準整理好,到收購點上客商看不上或者不要亦或壓價。
     
      8月24日,在省城康樂街農貿市場,小攤小販扯著嗓子此起彼伏地喊著:“水蜜桃10元3斤啦!”“我記得去年這么大的桃子得5元一斤。”正在挑選水果的一位大媽說。市場上來自臨縣的水果攤主李大姐告訴記者,今年水果的總體價格要比去年便宜,她指著剛上市不久的嘎啦蘋果說:“去年剛上市的時候,一斤至少3元錢,今年最高賣到2元一斤。”李大姐說,如今已進入水果消費高峰期,但每天的銷量和去年相差無幾,并沒有因為價格下降而帶來銷量大增。
     
      記者走訪多個水果市場了解到,蘋果、毛桃、香蕉、梨等“大路貨”水果價格均比去年有所下降,紅富士蘋果去年的零售價格在8元/500克左右,今年的價格降至6元/500克左右,香蕉價格也從去年的5元/500克左右降至3元/500克左右,毛桃、香瓜等時令水果的價格均比去年下降三成左右。
     
      根據太原市物價局近期對市內10個大型超市47種糧油副食品的價格監測情況顯示,水果價格低位波動運行,與去年同期相比,蘋果、香蕉、梨價格分別下降26.38%、51.33%、23.14%。
     
      原因:跟風種植致使供過于求
     
      “去年毛桃行情好,大家都搶著擴大種植面積。”萬榮縣果農高博瑞去年種植了5畝毛桃,高漲的價格讓他獲利不少,獲利之后他就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畝左右,像他這樣的農戶不在少數。面積擴大了,產量增加了,可行情卻急轉直下。高博瑞說,今年的毛桃產量大、品質好,每天去交易市場賣桃的農戶幾乎全場爆滿,但收購商及收購數量卻沒有增加。
     
      據有著20年種植經驗的果農崔青云分析,目前的全國各地水果市場都不景氣,市場上消費群體消費熱情不高,客商把蘋果拉到市場沒有小販踴躍接盤,小販從市場拉出去的蘋果在消費者眼里也不是很有購買欲望。再就是產地越是掉價,客商越是不敢裝貨,這樣一來造成的惡性循環,最終吃虧的還是果農。他對臨猗縣和萬榮縣地區的嘎啦蘋果掉價和滯銷作出的判斷是:嘎啦蘋果的價格還得再次下滑,下滑到河南地區中原的農村市場能消費得起的時候,才能把運城地區的嘎啦蘋果銷售完。他說,今年不是嘎啦蘋果的價格貴或者賤,而是沒有消費者,往年的市場是貴了的時候買的人偏少,但價格便宜一點消費者就瘋狂地搶。最后的結果就體現出:嘎啦蘋果市場就是沒有消費者,不管多便宜,客商拉到市場也賠錢,導致產地的嘎啦蘋果越是掉價和滯銷。
     
      在太原水西關水果批發市場常年從事收購的張先生認為,今年水果價格偏低的第一誘因就是產量過大,去年水果售價普遍較高,激發了廣大果農擴大種植面積的熱情,造成今年產量過大,供大于求的影響下,價格自然走低。二是上半年氣候給力,水果大都豐產,豐收不豐價是市場的慣例。
     
      據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黃曉甜分析,今年全國多地水果大豐收,供應量加大,許多果品扎堆上市也拉低了整體價格。以蘋果為例,今年運城嘎啦等新蘋果價格較去年偏低的原因,首先是水果市場整體不景氣,市場需求不旺盛,對高價不接受,也就導致產區收購價格偏低;其次今年的冷庫存儲富士蘋果尚有大量存貨,富士蘋果口感好于嘎啦,因此對于嘎啦的走貨及價格都有打壓。
     
      除了扎堆上市、產能過量的因素影響外,市場需求不足也是拉低水果價格的另一個原因。
     
      經驗:改變思路方可逆勢收益
     
      臨猗縣孫吉鎮蔡高村果農劉運,是一位從事果木研究的退休專家,他分析說,今年蘋果開花時氣溫偏低,蘋果開花普遍推遲一周,造成部分美八蘋果和嘎啦蘋果的個頭普遍偏小。果農一直都密切地關注著天氣預報,當了解到8月14日有雨,果農大都趁著雨水未落之際,爭相去采摘蘋果,直接導致雨后嘎啦蘋果的集中大量上市,由于今年周邊市場行情都不穩定,收購商拉到市場中銷售節奏慢,導致很多收購商賠了錢,使得他們對嘎啦蘋果敬而遠之。
     
      今年臨猗縣嘎啦蘋果價格基本為1-1.1元。其中品相優良的精品賣到了1.2元,甚至有客商愿意給到1.3元,但這樣的貨太少了,套句客商的話就是“不夠塞牙縫兒的”。這表明,市場需要的是好的商品或者精品,果商瞄準的或者需要的是市場上俏銷的好貨。
     
      省農業廳相關人士表示,在目前國內果品滯銷、買方主導市場和國際貨源不足的大背景下,我省果樹產業要長足發展,應以提高果品品質為導向,以開拓國際市場為主要目標。而開拓國際市場,品質是關鍵。“近年來,在我省果樹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技術推廣,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支撐我省果樹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所長李捷對記者說。
     
      但是,長期以來我省果樹產業的發展始終在堅持“產量優先”的策略,此舉曾對滿足市場需求、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也應當看到,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必須及時做出“品質優先”的重大戰略調整。以蘋果為例,盡管運城市具有發展蘋果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較為低廉的生產成本,是我省蘋果產量和效益最高的產地,但與世界水平相比還是存在很大差距。“在難以達到高產的環境條件下,不適當地追求高產和種植規模,忽視質量品質,將使我省獨特的生態環境潛力難以充分發揮與利用。”李捷對記者說。在目前國內果品市場競爭激烈、買方主導市場和國際貨源不足的大背景下,李捷認為,下一步我省果樹產業的發展,應遵循“企業為主體、科技為支撐、政府為后盾”的策略,在“品種、品質、品牌”等至關重要的環節實現質的突破。
     
      短評
     
      如何走出水果滯銷的怪圈
     
      又見水果滯銷,又讓果農揪心,又令政府頭痛,又使各界著急。人們腦海里升騰起一連串的問號,水果滯銷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警覺和關切。
     
      不光本土的時令水果量價齊跌,連南方的許多時令水果價格也比往年便宜了許多。按理說水果價格便宜了應該賣得快才對,可今年賣得并不好。今年水果價格都有不同程度下跌,總的估算大概下跌25%到30%,而銷售額大概同比減少30%以上。
     
      造成農產品滯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農產品季節性集中上市,與外地水果上市相疊加,市場供過于求;產銷信息不對稱,造成跟風種植;陰雨天氣,采摘和運輸均不便;質量不高導致市場競爭力低等等。
     
      “豐產不豐收,豐收不增收”一直成為籠罩在果農頭上的怪圈。今年是水果產量的“大年”,大家一窩風上,賺不了錢,明年則注定是水果產量的“小年”。生產的左右搖擺,讓客商無所適從,更讓市場摸不著頭腦。盲目跟風,不懂科學,不接市場,是不少散戶果農的致命弱點。
     
      果農要走出怪圈,則必須轉變思想觀念,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多關注農業政策和水果信息,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盲目擴張,盲目生產。多提高水果的質量和品質,走高端路線。目前水果并不是產能過剩,而是高品質太少太缺,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不講質量和品質的水果生產,根本沒有出路。
     
      而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成了溝通的最簡便途徑。比方說,在2013年,光是在淘寶和天貓平臺上,從農村發出的包裹就達14億件,淘寶網和天貓上注冊地在農村的網店超過200萬家。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業相結合的營銷模式已成為水果銷售的新亮點,微博、微信等網絡媒體均為產銷信息對接和交易達成提供了新途徑。與田頭銷售、等客上門的傳統銷售模式相比,依托于現代信息網絡的電子商務部分解決了產銷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并降低了流通環節的成本,間接增加了農民收入。將電子商務與訂單農業、專業合作社有機結合,強化品牌建設,在小農戶和大市場之間打通生產與銷售的通道,有助于實現水果的優質優價快速銷售。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