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達到5萬只雞的大型養雞場,僅有2名管理人員,這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在汨羅市白塘鄉聚源蛋雞場湛梓華的養雞場里,卻成為正在實踐的活生生的現實。
今年53歲的汨羅人湛梓華,從“廢品達人”轉行做“雞司令”,投資600多萬元,在白塘鄉建立了一個大型養雞廠,走了養殖蛋雞的致富路。
養5萬只雞僅需兩人
“來,先消毒再進去。”8月26日,湛梓華帶著記者在“消毒間”進行全身消毒后,才進去養雞廠房,放眼望去,長長的走廊幾乎望不到盡頭。走廊兩邊雞籠里的雞,隔廊相對而望,比肩接踵,層層疊疊,蔚為壯觀。
與一般雞舍不同,這里的全自動化設備令人眼前一亮。湛梓華介紹,這里采用現代化養殖技術,擁有國內先進的全自動養殖流水線,在岳陽、乃至全省都稱得上“數一數二”。
自動光照、自動運輸、自動喂料、全程監控、喂料多少、水量大小、光照強弱、溫度調控,系統都會根據實際情況自動調節。
這個規模5萬只的養雞場,管理應該是一件麻煩事吧?記者約摸估計,至少也得需要10多名工作人員進行管理。但是,王響玲告訴記者,養雞場僅僅只有2名工作人員。這令記者大為贊嘆。
區區2名工作人員是如何對5萬只雞進行管理的呢?從喂食、清掃、巡查到撿收雞蛋,這應該不是一項簡單的流程。倍感蹊蹺的記者,經過一番“考究”,終于發現了“秘密”。
原來,在地壟一樣的長帶上,均安裝著自動傳送裝置。雞下的蛋,落在傳送帶上。每間隔一定時段,工作人員打開傳送帶裝置,累積在傳送帶上的雞蛋便被緩緩輸送至長帶一端的接受雞蛋系統裝置。在雞場的圍場之外,工作人員將傳送至接受雞蛋裝置的雞蛋通過手工裝入包裝箱。這些經過包裝的雞蛋,即可輸送至各地市場。
此外,這一現代化的養雞場,還配備了諸多高端設備。正是因為采取了先進技術和設備,從而減少了人工數量,因此2個工作人員管理5萬只雞,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廢品達人”轉行做“雞司令”
湛梓華是土生土長的白塘鄉人,20出頭離鄉創業,在深圳當過工人,賣過廢品,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如今,年過半百的湛梓華想到回家創業,落葉歸根。
與廢品打了半輩子交道,湛梓華這次回鄉,動起了新“念頭”。“老守著廢品做,沒什么技術含量。”
高科技意味著高投入,沒有養殖經驗的湛梓華堅決走高科技蛋雞養殖這條路。
說干就干,不到一個月的籌劃,2014年8月,養殖場破土開工。今年3月,這個2000多平方米的全自動蛋雞養殖場風風火火地辦起來了,但一個星期后,湛梓華發了愁。
5萬只蛋雞一天吃掉5噸多飼料,卻只產幾十個蛋。頭兩個月,湛梓華基本看不到收入,但每天一萬六千元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暴風雨來了,老湛也會鉚足勁往前沖的。”湛梓華的好友說:“他骨子里很堅韌”。
于是,每天清早,湛梓華就直奔養殖廠,檢查每只蛋雞的生理情況、產蛋量,有時候一待就是一整天。
終于,難熬的兩個月時間過去了,養殖場迎來了產蛋高峰期,5萬只雞當日產雞蛋的最高峰可達到4.7萬余枚,產蛋率高達96%。粗略估計,每個月的收入能達到10萬元以上。從傳送帶上滾滾而來的雞蛋讓湛梓華看到了希望。
家門口的雞蛋不愁銷
“賣過銅、賣過鐵,從來沒想過賣幾個雞蛋這么傷神……”每天4萬多個蛋要怎么賣出去?湛梓華坐不住了。“吃雞蛋要新鮮”,湛梓華認定。首先,他跑鄰近市場,決定打開家門口的銷路。大到大型商場,小到便利商店,他都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有時候還會主動贈送雞蛋給商家品嘗。為了節約時間,家里、養殖廠、市場,他每天三點一線。
幾個月后,湛梓華收到的訂單多起來,雞蛋的口碑也越來越好。趁熱打鐵,湛梓華加快了推銷的步伐,“雞蛋一產出就銷往鄰近的地區,蛋殼兒都是熱的,新鮮!”湛梓華樂呵呵地說,目前,已有大型生態農產品公司與他簽訂合同,銷售雞蛋。
苦于資金不足,湛梓華說,自己的發展受到了一些制約。不過,他并不滿足于現狀,還為自己的蛋雞場勾畫出了更美的未來:把雞糞做成生物有機肥,利用雞糞喂魚,形成良性循環、持續發展的綠色養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