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買菜時只要用手機掃一掃,蔬菜農藥殘留檢驗、出貨時間等信息,會立刻反饋到手機上。日前,鎮海區九龍湖鎮科奧農業基地花了20萬元安裝二維碼溯源系統,在每個蔬菜包裝時印上二維碼與條形碼。基地負責人李柳生說:“明明白白賣菜,這能讓市民吃得更放心。”
“科奧”明明白白賣菜的底氣,來源于其在綠色無公害蔬菜栽培過程中,6年來堅持采用農業綜合防治措施,減少或不用農藥。記者在“科奧”投資40萬元搭建的近50畝大型鋼結構防蟲網內看到,防蟲網內小白菜等夏季葉菜長勢良好,在一盞大型燈具周邊,大量的蛾類被消滅在這盞大型燈具內。“防蟲網阻止多種害蟲侵入大棚,殺蟲燈就是對付一些‘漏網之魚’。”李柳生說。
用“殺蟲燈+黏蟲板”組合方式防治春季常出現的蚜蟲蟲害,用“殺蟲燈+性誘劑”組合方式防治夏秋季常有的蛾類、青蟲等。多年摸索,李柳生掌握了各種物理與生物混搭方式的蟲害防治法,他利用蛾類喜食毛芋葉、蚜蟲和螨類喜歡辣椒葉這一習性,將害蟲集中到一處,直接噴灑農藥殺蟲,從而避免蟲害高發季節在菜地里噴灑農藥。同時,他還發現用油菜籽渣為蔬菜增肥,蔬菜在長勢良好的同時,抗蟲抗病能力也隨之增強。
在少用農藥的同時,還需加強農作物種植管理。“4月28日,種植,投入有機肥每畝150公斤,操作人李飛南;5月8日,施肥,投入復合肥每畝5公斤……”在一處種植青菜的大型鋼結構防蟲網出入口,記者看到有這樣一張田間農事操作記錄單,上面清晰地顯示著每個階段重要的農事活動,包括收割前田間質量安全抽檢記錄、收割上市數量、工作人員姓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