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當筆者撥通挖寶村村長馬發生的電話時,電話那頭傳來他很大的說話聲:“我正在賣雞呢,忙不過來,有什么事情過了說!”就匆匆掛了電話,可以想象,那邊肯定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到了中午,馬發生把電話回了過來。“又賣了4萬多只雞,這是今年的第三個4萬只了。”
挖寶村是陸良中型水庫蓮花田水庫庫區之一,該村是隸屬于陸良縣芳華鎮板田村委會的一個回族自然村小組,地處高寒山區,過去很長一段時期,由于受地理條件、區域環境的限制,該村村組集體經濟匱乏,既無力為群眾致富提供服務,更無力興辦公益事業,導致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下降,凝聚力和戰斗力減弱。
2013年10月,挖寶村黨支部在組織召開村組干部、黨員、戶代表會,群眾代表會,群眾大會后,決定根據群眾意愿和本村實際,創建一個養雞合作社,推進全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陸良縣移民開發局在充分調研后,積極為該村安排了105萬元產業扶持資金,與該村租賃礦山的126萬元集體收入和其他部門的項目資金進行充分的整合,為合作社的創建提供了資金保障。同時,為使該項目真正落到實處,保證村民盡快受益,縣移民開發局和該村村干部、村黨支部一起反復調研論證。村干部、黨員、群眾代表又多次到外地進行了考察,引進桂林利源養殖有限公司,選擇“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養雞合作社。由桂林利源養殖有限公司免費供應雞苗,免費供應飼料,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成品雞由公司回收。合作社提供養殖廠房,負責招聘養殖工人并承擔人工工資,水、電等管理費用。
為節約成本,該合作社把養殖場建設在村后的荒山坡上,目前,已建成雞舍5280平方米,并配套建設了齊全的消毒設施、水電設施、管理生活設施及飼料加工、儲存庫房,成為年存欄5萬只成雞,年出欄成品土雜雞17.5萬只的標準化養殖場。
同時,為最大限度地發揮養雞場效益,合作社建立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積累共有的發展機制,按合作社所占股份總額的比例獲取紅利,從紅利中提取20%的資金作為追加股本,用于擴大再生產,繼續投入到合作社,實現資本滾動發展;10%紅利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的發展資金,通過“四議兩公開”等程序,主要用于興辦村級公益事業、開展組織活動,彌補辦公經費不足;剩余紅利作為群眾分紅進行兌現。2014年,合作社共售出成雞12萬只,實現收入66.77萬元,除去成本后,還盈利34.95萬元,留下10.48萬元的追加股本和發展資金后,該村按照人均695元的標準進行了分紅,106戶群眾戶均盈利2300多元。2015年1月至7月,合作社已出欄成雞13萬只,預計年底可實現出欄成雞18萬只,說到年底的分紅和將來的發展,馬發生毫不猶豫地說:“今年肯定比去年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