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在八十七團六連的神牧合作社萬只肉兔飼養場,剛剛上籠的兔子悠閑的享受著午餐,社員張玉霞和丈夫苗青山忙前忙后,給入籠的兔子加料、喂水。至此,該連通過合作社牽頭、典型引路修建的肉兔場,在連隊正式投產,為六連實現功能轉型和職工多元增收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今年,六連在連隊轉型和促進職工發展多元經濟工作中,探索出“支部引導,干部帶頭,能人牽頭,職工入股,民主管理,按股分紅”的經營合作方式,因地制宜開展轉型工作,引進在溫泉縣哈日布呼鎮發展肉兔產業的苗東風夫婦回到連隊帶領職工發展肉兔飼養。為在連隊起到范帶頭作用,夫婦倆投資70多萬元,將連隊居民區西邊的一個老豬場進行改造,建成一個飼養1000只基礎種兔和年出欄3萬只商品兔的飼養圈舍。同時按照疾病預防、生態飼養的要求,建成消毒間、顆粒飼料加工房、飼草飼料儲存間、廢物處理場等基礎設施。
據介紹,四個月后,張玉霞在六連培育的第一批育肥兔苗即可投放市場,屆時神牧合作社喜歡飼養肉兔的社員就能在他們的帶領下,可利用自家庭院和房舍,飼養肉兔實現增收。
據了解,兔子養殖周期短,投資小,見效快。神牧養殖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訂單+職工”的運作模式,鼓勵職工參與,保證職工的利益。帶領職工逐步擴大養殖規模,采取合作社為職工提供種兔或小兔,職工養殖,兔子達到一定重量后合作社包回收、包防疫的形式進行運作,從而實現養殖、銷售一條龍服務。
張玉霞說:“目前,已經上了1000只生產種兔,然后利用種兔進行繁殖,除了我們自己發展2到3萬只的育肥兔,還給連隊神牧合作社的其他養殖戶供應種兔苗進行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