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蘋果梨豐收的季節,吉林龍井市的萬畝果園里一派熱鬧豐收景象。然而,果農們在收獲果實的同時,卻出現了銷售“冷熱”不均的情況。
喜:天公作美蘋果梨大豐收
“長白山下果樹成行,海蘭江畔稻花香……”長久以來,龍井以盛產蘋果梨而聞名。今年,因天氣、氣候等因素影響,蘋果梨實現了大豐收,產量增加一成至三成不等。
“今年,蘋果梨大豐收,產量高,質量好。”近日,三合鎮三合村創業果農梁作魁一邊忙著摘梨,一邊高興地說。他告訴記者,今年他共承包了4000多棵果樹,按一棵樹產200公斤蘋果梨計算,今年估計產量可達到160萬公斤,比去年多產20萬公斤左右。其中,4000多棵蘋果梨樹中,大部分為富硒蘋果梨,不僅口感更好、更甜,而且還抗氧化。如今,梁作魁正在組織家人和工人搶摘蘋果梨,爭取今年賣個好價錢。
記者還了解到,與蘋果梨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果農李明燮,今年同時也搞起了富硒蘋果梨種植,且初見成效。李明燮告訴記者,今年他共種植了800多棵果樹,從春天的剪枝到授粉、除草,他憑借著自己發明創造的農用機械,獨自一個人打理著家中的果園。說起今年蘋果梨豐收的原因,李明燮表示,蘋果梨生長喜高溫、喜多雨,雖然今年夏天前期比較干旱,但8月中旬至8月末的幾場雨,著實解決了很大的問題,無疑給蘋果梨生長打了一針助推劑。今年,他的800多棵果樹大約能產20萬公斤左右,比去年多出2.5萬公斤。
日前,針對其他果農搶抓市場,早早地采摘蘋果梨銷售的情況,至今一果未摘的李明燮有著自己的想法。“8月份的那幾場雨,雖然解決了不少問題,但影響了梨上糖分,梨的口感沒有達到最好。所以,我準備十一之后再采摘,受晝夜溫差大的影響,蘋果梨不僅口感好,水份也足。”李明燮解釋道。
冷:蘋果梨銷售價格普遍下降
今年蘋果梨產量增收,無疑讓果農看到了豐收的喜悅。然而,記者在走訪中得知,今年蘋果梨銷售價格卻沒有往年那么高,特等、一等蘋果梨價格均低于往年,下調幅度每箱5元至10元不等。
近日,記者在龍井至延吉市朝陽川鎮公路上看到,一群工人正在往一輛大貨車上裝蘋果梨。經詢問得知,此批1200箱特等蘋果梨將運往吉林、長春等地,價格為每箱30元。“買的人不多,第一批送去的1000箱,30元錢拉去的,30元錢賣的,里里外外還賠了4000多元。”多年從事水果批發的楊先生說。對于蘋果梨豐收,價格卻走低的情況,楊先生給予了這樣的解釋:“今年以來,不僅僅是蘋果梨價格低,其他水果價格都不高,老百姓購買能力比不上往年。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蘋果梨不僅龍井豐收,其他地方蘋果梨也豐收,這也導致了供大于求,所以價格自然就低了。”
面對人工、化肥、農藥價格的一路上漲,蘋果梨銷售價格遇“冷”的情況,果農楊春十分頭疼。楊春告訴記者,家中共有1800多棵果樹,各項成本就占了總收入的80%左右。如今,蘋果梨剛開始銷售就遇“冷”,極可能讓其血本無歸。
熱:網絡+微信采購訂單送上門
蘋果梨價格走低,市民購買力差。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部分果農積極應對這一情況,變換思路,大膽嘗試,由原來的等著批發商上門,變成了利用網絡和微信等平臺,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推銷蘋果梨。
據了解,近幾年,有許多新型果農試圖打破以往傳統銷售模式,積極主動接觸新事物,利用現代化通信工具,尋求新的銷售途徑。其中,果農梁作魁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位。2012年秋季,龍井蘋果梨曾一度出現銷售遇冷的情況,龍井團市委利用網絡等平臺,成功幫助梁作魁出售了大批蘋果梨。嘗到了網絡售梨的甜頭后,梁作魁也效仿嘗試,且效果明顯。“今年,我是網站、微信雙管齊下,目前已經有30%的蘋果梨被訂了出去,分別是大連、北京、上海的客戶。現在銷售剛起步,十一之后才能迎來真正的銷售旺季。”梁作魁說。
同樣,果農李明燮除了網上接受訂單以后,今年還搞起了采摘體驗活動,以吸引更多周邊市民前來體驗購買。“我家有冷庫,梨裝箱后,我就存起來,慢慢賣。”李明燮輕松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