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云南賓川:小葡萄闖出大名堂

       日期:2015-10-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47    評論:0    

      賓川縣近年來亮出的“新名片”,讓人刮目相看。去年,全縣葡萄總產值29.79億元;今年,預計實現葡萄總產值33億元。一粒粒小葡萄,撐起了全縣農民收入“半壁江山”。如今,賓川已成為全國縣級最大早熟鮮食葡萄生產基地。

      “優勢+優惠”

      成就農民增收路

      深秋時節,賓川縣的葡萄銷售已接近尾聲,果農們又收獲一個豐收的季節。

      “我們生產銷售的葡萄都是‘頂尖貨’,合作社帶動了全縣600多家農戶,一年生產銷售葡萄達8000多噸,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很是暢銷。”賓川縣宏源農副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鐵余斌說,過去賓川只有老品種的小黑葡萄,種在房前屋后,自家吃不完的才到路邊去賣。葡萄產業快速發展得益于自然優勢、得益于政府扶持。

      “我們的鮮食葡萄上市時間比國內其他地區早40天至50天,贏得了寶貴的商機。”賓川縣農業局局長徐東柱介紹,賓川縣地處金沙江南岸干熱河谷地帶,素有“天然溫室”美譽,年平均氣溫18.3攝氏度,年平均日照時數2719.4小時。土壤多為棕壤土、紅壤土、黑雞糞土,有機質含量高,PH值在6.5至7.5之間,適宜種植多種農作物需求,全縣有優質葡萄、柑橘、石榴、咖啡、水稻、烤煙等320多種糧經作物。

      縣委、縣政府堅持發揮地域和資源優勢,突出特色,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培育為突破口,先后出臺了《關于扶持水果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賓川高原特色生態農業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的實施意見》、《賓川縣發展現代農莊經濟實施意見》等文件,從政策上給予“優惠”。“十二五”以來,縣財政累計投入近3000萬元。同時,全縣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夯實水、電、路、田等基礎設施,初步架構了“好水利、好電力、好交通、好田地”格局,為農民發展葡萄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賓川縣培育了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21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4戶;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355個,發展會員20184人。培育代理商、批發商和農民經紀人近4000人。建成區域性批發市場、專業市場、集貿市場60余個。全縣的葡萄1/3銷往省內,1/3銷往省外,1/3銷往國外。

      “規模+規范”

      科學種植顯效益

      “我們從5月初開始外銷葡萄,目前銷售產值達4000多萬元。加上銷售柑橘、蔬菜,一年產值上億元。”賓川冬梅蔬菜水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冬梅介紹,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標準化合作”方式,帶動了周邊地區農戶近3萬畝的水果種植,產品遠銷國內和東南亞地區。

      “建基地、求高效。是我縣發展葡萄產業的重頭戲。”縣農業局辦公室主任王文彪介紹,自20世紀九十年代引進外地優質葡萄品種以來,縣農業部門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先后引進葡萄新品種100余個進行觀察和試驗示范,篩選出夏黑、優無核、維多利亞、紅提、克瑞森、火焰無核等一批優良品種,引導農戶調整葡萄品種結構,大力發展早熟無核、大粒、品質好、耐貯運的良種。目前,全縣已基本形成早熟、中熟、晚熟合理搭配的品種結構。今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18.48萬畝,掛果17.09萬畝。呈現出“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生產、多元化加工流通、社會化服務的產業化”經營格局。

      金牛鎮柳家灣社區,一壟壟的葡萄藤,株距、行距整齊規范,田間還搭建了“Y”字形的鋼架和拱形的鐵絲網。村民趙志兵說:“我家有6畝葡萄,5年前采用了自壓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今年又實施了單幅連棚降密提質促早熟技術,明年的收成肯定比今年好。”

      近年來,賓川縣大力推廣葡萄單幅連棚降密提質促早熟、錯季栽培、測土配方施肥、避雨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同時,按照“基礎設施配套、先進技術集成、示范效應顯著”的思路,集中打造了“州城紅坎子萬畝葡萄標準化示范園”、“云福公司300畝葡萄科技示范園”等一批果蔬標準園、示范園。通過不斷實踐探索,總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省內領先國內有名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2013年,《賓川鮮食葡萄生產技術綜合規程》被省質監局批準為云南省地方農業規范。2015年,《水肥一體化自壓滴灌技術規程》也被批準為云南省地方農業規范。

      品質+品牌

      拓展市場天地寬

      “每個產品都有一個身份證,你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產地、農戶等信息,實現對葡萄產品質量的可追溯。”在賓川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工作人員冉燕一邊演示農產品質量安全現代化管理平臺一邊介紹,從2013年起,賓川就建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系統,讓全縣10個鄉鎮、89個村委會、81387家水果種植戶及21家企業生產情況“一目了然”,保障農產品“高效、優質、生態、安全。”

      “賓川很早就注重區域備案工作,以此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工作人員劉紅慈介紹,全縣積極開展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目前,全縣已取得出口基地備案資格的企業有26戶,備案證書82個,備案面積達24.2萬畝,其中葡萄備案面積5萬余畝,25個葡萄樣品曾經在全國榮獲“金獎”。

      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副站長宗克賢正在忙著做農藥殘留速測。“我們站有檢驗檢測機構認可、實驗室資質(計量)認證、食品安全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證書3項資質,一切工作就是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他介紹,賓川縣還配備了流動監測車和農藥殘留速測設備,實現了縣、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覆蓋。

      如果說賓川在葡萄質量上下“硬功夫”,那么在品牌塑造“軟實力”方面,同樣不手軟。縣委、縣政府積極支持引導企業做好商標注冊、“三品一標”認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著名商標認定、名牌農產品認定、出口農產品基地注冊登記備案等工作。目前,全縣有25戶企業注冊了26個商標;通過國家無公害葡萄產地認定面積1.15萬畝,“興僑”牌、“緣成”牌葡萄已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賓川紅提葡萄”成功注冊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賓川相繼被評為“中國葡萄之鄉”、“中國水果之鄉”。“中國果蔬無公害十強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中國循環經濟優秀品牌城市、云南省首批“高原特色農業示范縣”和全國“魅力新農村十佳縣市”。賓川人還專門為葡萄建立了“葡萄文化旅游節”,通過媒體提升賓川高原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日前,賓川縣在網上參加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天天特價”活動,有4家企業特價銷售葡萄等鮮果。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事業部區域經理周萍說:“賓川是全國第一個在‘縣貨集’中賣生鮮水果的縣,我們對這里的產品質量充滿信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