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董政強:投資1200萬養石蛙引領村民致富

       日期:2015-11-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220    評論:0    
      2013年,隨著杭瑞高速及梵環路的貫通,松桃自治縣烏羅鎮桃花源村的董政強依托梵凈山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及成熟的技術經驗返鄉養石蛙,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特色養殖的致富之路。
     
      “石蛙不但味道鮮美,其藥用價值也很高,由于它含有維生素E、鋅、硒等元素,有助于生長發育,防止骨質疏松……”近日,董政強正在他的仿生態石蛙養殖基地給游客介紹石蛙的生活習性及食用價值。
     
      據介紹,該基地于2013年引進種蛙1500對,現在已發展到20余萬只。目前有種蛙7000余斤,最大的可達一斤來重了,今年可出欄成品蛙5000斤,可創收60萬元。到明年就可大規模上市,年產量將達到5萬斤,按每斤120元計算,年產值可達600萬元。看著池里活蹦亂跳的“生財蛙”,董政強難掩心中的喜悅。
     
      村支書說:“桃花源景區的游客,大多都要來董政強的石蛙基地游玩,有的是為了買蛙在附近的農家樂餐館烹飪,有的是來觀賞蛙。”
     
      2005年,30歲出頭的董政強迫于生活的壓力,不得不背景離鄉,外出務工,在浙江麗水一家石蛙養殖基地當技術員。在麗水的石蛙養殖基地,他每天7點鐘就起床給蛙池消毒、喂食、換水……一人承擔了60余個蛙池的工作。老板非常賞識他,經常讓他外出學習養蛙的技術培訓,他也抓住了這難得的好機會,勤奮學習,很快他就成為該基地的技術員,月工資達到7000元。
     
      2013年,他看到家鄉發展前景非常好,毅然辭去了工作回鄉創業了。
     
      “我去縣畜牧局申請投資1200萬建合作社時,工作員曾提醒我要慎重考慮。”董政強說,他在市縣畜牧局了解到,目前銅仁市有29家養殖石蛙的合作社都失敗了。但這并沒能阻擋他的創業信心。作為一名有經驗的養殖者,他認為桃花源村的小河溝里有很多野生石蛙,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一定能成功養蛙。
     
      “前年由于我的疏忽,導致6天死了1000余對種蛙,直接經濟損失10多萬元。”董政強告訴筆者,石蛙對生活環境非常苛刻,適宜在海拔1000余米的地方生存,即使桃花源這樣原生態的水質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定期檢測水質的酸堿度,定期對蛙池進行消毒。
     
      經過那次慘痛教訓后,董政強就更加謹慎了,大部分時間都守在蛙池旁,觀測每個蛙池種蛙、成蛙、幼蛙的動態。以前一天檢測一次水的PH值,他改成了兩次;隔天給蛙池消一次毒,改成每天都要給蛙池消毒,還買來了大量養殖石蛙的書籍研究石蛙的生活習性,上網查一些養蛙知識,并時常請教遠在浙江的師傅。“養石蛙是個技術活,必須心細,一點都馬虎不得,如小蛙必須喂幼蟲,如果喂成蟲它是吃不下的,幼蛙喂食也必須定點在哪個角落喂,如果突然變化方位它是找不到進食的地點的……很多初次養蛙的養殖戶造成幼蛙大量死亡就是這個原因。”說起養蛙的經驗,董政強說起來頭頭是道。
     
      在養殖石蛙的同時,董政強還進行了黃粉蟲養殖。黃粉蟲不但味美,其營養價值也非常高,蛋白質含量達到64%,不但是石蛙的“糧食”,還是一些酒店餐桌上的“佳肴”。目前該基地年產成蟲2萬斤,按每斤15元計算,黃粉蟲一年可創收30萬元。
     
      董政強說,他要利用自己成熟的經驗在村子里形成石蛙產業鏈,免費為村民提供種蛙與技術,可帶動100余戶村民參加到合作社中來,如今,已有8戶村民在他的帶動下參與養蛙。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